记者8月11日从自治区信息中心获悉,《广西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发展白皮书(2025年)》(以下简称《白皮书》)于近日正式发布。据悉,《白皮书》聚焦我国鲲鹏计算产业宏观发展环境,深入分析广西鲲鹏计算产业形势,总结发展现状,研判机遇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相关方提供信息参考,共同为广西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繁荣贡献力量。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鲲鹏计算产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鲲鹏计算产业是基于鲲鹏处理器的基础软硬件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涵盖从底层硬件、基础软件到上层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条,其凭借高性能、低功耗和强大计算能力的技术优势和蓬勃的产业活力,产业应用生态已覆盖政府、金融等各行业领域,成为行业变革的重要引擎。
《白皮书》提出,近年来,广西通过不断完善政策环境与服务支持体系,推动鲲鹏计算产业生态持续稳健发展,促进市场应用趋势向好,实现生态协同共进与要素支撑成效显著,为广西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其中,广西聚焦政务、金融、电力等行业开展鲲鹏技术体系应用推广,进一步打造行业示范应用,形成“以点带面”的市场推广路径,并取得明显成效。根据中国—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2020—2024年专项补贴数据显示,广西基于鲲鹏技术架构的软件应用有136个,其中,南宁以105个、占比超过77%的数量,位居全区首位。从软件应用所在地市来看,覆盖面较为广泛,广西呈现以南宁为主,玉林、柳州等9个地市多点分布的市场格局。从软件应用所在行业来看,鲲鹏技术体系赋能众多应用场景,基于鲲鹏架构的软件应用从聚焦政务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发展,逐步面向教育、医疗、交通等其他行业领域全面渗透。
广西连续举办五届鲲鹏应用创新大赛广西区域赛,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企业开发者参与其中,进一步激发广大开发者的创新热情,推动了鲲鹏技术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2024年大赛培养了430余名具有鲲鹏调优能力的高阶人才,“以赛促创”打造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鲲鹏创新方案。广西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工作,目前已累计培养3100余名获得鲲鹏相关职业技能认证的技术人才。
为促进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建设与发展,广西在生态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2024年,广西通过举办活动、论坛等各类鲲鹏生态推广活动,新增超8000个广西区域新注册鲲鹏社区开发者账号,注册数位居全国前列,鲲鹏计算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
今后,广西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构建鲲鹏计算产业体系为主线,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契机,大力推动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快速落地,推动鲲鹏计算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白皮书》还对下一步优化发展提出了四项建议,即:一是强化要素支撑,夯实生态培育土壤;二是鼓励开源实践,培育鲲鹏技术生态;三是加强推广应用,壮大鲲鹏计算产业;四是深化交流合作,拓展面向东盟市场,为广西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