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他拿着锤子冲过来

8月4日17时30分,工作群突然弹出一段30秒的现场视频——国道G358线藤县藤州镇纯平村低洼路段积水,一辆白色小轿车半个车身没在齐胸深的洪水里。多名群众挺身而出,冒雨破窗救人。

广西日报
,赞10万+

(一)

视频信息太过单薄:救人者是谁?为何能配合得如此默契?获救者状况又如何?

报道不能止于转发视频,应该到现场、到一线、到基层去还原全过程。

视频里模糊的“鑫通检测”字样成了唯一线索。我立刻拨通藤县融媒体中心通讯员的电话,顺着关键词排查10多分钟,通讯员发来其中一位救人者吴绪乾的手机号。

电话接通时,吴绪乾刚换下救人时湿透的衣服,声音沙哑疲惫。

“你是记者?我们只是看到有人被困,帮一把。”

李发志驾驶随车吊接近小轿车协助救援。视频截图

(二)

结合视频,我和吴绪乾复盘了当时的经过:

暴雨倾盆,白色小轿车在水中摇晃,随时会被冲走。车尾的刹车灯在风雨中微弱闪烁,如同生命最后的呼救信号。

千钧一发之际,吴绪乾的同事李发志驾驶一辆随车吊轰隆而至,吴绪乾、苏战华、李发志以及另两位热心群众,依次跳上车:“准备砸车窗!递铁锤!做好接应。”

货车靠近受困轿车,吴绪乾一脚横跨在车间,接过铁锤,手却在抖。

“嘭!嘭!”锤子砸击玻璃的声音穿透雨幕。几声闷响后,车窗碎裂,雨水猛地灌入车厢。

“快抓我的手!”吴绪乾将手伸进车窗,死死拉住一位中年男子的胳膊,奋力一拽。在大伙儿的接应下,男子被拖出车外。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每一位获救者都来不及哭,只是紧紧握住他们的手,眼中满是感激。

事发路段地势低洼,若非后方一辆大巴车稳稳顶住,受困车辆极可能被冲入水沟,后果不堪设想。

陷入洪水中的小轿车被后面的大巴车稳稳顶住。视频截图

我问吴绪乾:“当时不怕吗?”

“怕也没用,快没时间了。”他摇头又点头,“就是想快点救人。”

当我见到这三位主要救援者,提及“砸窗救人”时,他们没人争着讲述自己的“壮举”,也没人觉得这事值得宣扬,“情况太危急了,就想着怎么救人”。

(三)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还原的不仅是故事,更是人心。

事发后,我见到了54岁的获救者周先生。他中等个头,回忆起那惊魂一幕,仍心有余悸。

“当时,水已经没到胸口……直到看到那辆随车吊靠近,听到有人砸窗,真的像一束光照了进来,把我们从黑暗中拎出来。”

周先生说,那十分钟是他人生中最漫长也最幸运的十分钟。“我们仨坐在车上,恐惧得说不出话,只能看着洪水渐渐漫过腰际,心想完了……只能不时地踩几下刹车灯。”“他们真的是救命恩人。”

众人合力救援。视频截图

为精准核实身份、还原事件全貌,我们多次与当事人逐条核对细节,最终打磨出集图文视频于一体的融媒体作品教科书式的“10分钟营救”,8月5日在广西云客户端、抖音号、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上线后,次日11时总阅读量已突破千万。

广西日报
,赞7546

有网友留言:“普通人发出的光,比阳光还暖。”“这样的新闻,看完热泪盈眶。”

是啊,好新闻,不只是叙述“发生了什么”,更是回答“为什么被记住”。

阅读量:165 编辑:唐艺文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