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蚊虫繁殖高峰季,为有效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兴宁区多个住宅区近日开展系统性公共环境消杀工作。
8月14日上午,记者在中海国际社区看到,专业消杀团队正对绿化带、排水系统等蚊虫孳生重点区域进行药物喷洒作业。
据中海悦公馆小区环境主管梁爱华介绍,该小区已建立月度消杀计划制度,每次作业前24小时通过业主群、公告栏等渠道发布通知,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并避开作业区域。“我们特别关注井盖、沟渠等隐蔽区域”,客服主管黄书燕补充道,“在显著位置大范围消杀的同时,对这些易积水点位实施重点处理。”
疾控专家指出,受汛期与高温天气叠加影响,今年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较往年显著增加。本次专项行动采用“早预防、细处理”双轨模式:一方面提前开展防病宣传,通过社区公告、新媒体等渠道普及“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知识;另一方面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区公共区域实施“地毯式”消杀,尤其加强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蚊媒密度监测。
“每日及时清理生活垃圾,花瓶积水不超过3天。”居民唐福谊向记者展示家庭防蚊笔记。疾控部门提醒,若出现发热、皮疹伴关节疼痛等症状,应主动告知蚊虫叮咬史并及时就医。目前该区已建立“社区—医院”联防机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快速检测试剂,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