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雨水多了,天气变热了,家里的蚊子也开始“猖狂”起来了。近期,我区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其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在全区广泛分布,个人感染风险持续上升。为预防风险,切实保障居民健康,8月15日,记者获悉,南宁市部分社区、小区及时启动全面消杀灭蚊行动,织密织牢社区公共卫生防护网。
8月15日,记者在盛天果岭小区看到,消杀人员戴着口罩,背着喷雾器对地下停车场下水道、垃圾桶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药剂喷洒。他们手持工具仔细清理卫生死角的积水,确保蚊虫孳生环境被彻底清除,整个作业过程规范有序。
“我们小区消杀人员从上午9点就开始作业,至下午5点下班,平均一天要喷洒约1500升的药剂水。”广西利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夏志伟告诉记者,“也请业主居民放心,这些消杀药剂水都是低毒的,对人体是没有害的。”
夏志伟介绍,目前他负责的盛天果岭和时代茗城两个小区的物业管理,这两个小区重点围绕蚊媒控制、环境管理、社区宣传和应急响应开展工作,在环境治理与蚊媒防控方面,每日对公共区域(下水道、绿化带、屋顶、垃圾桶周边等)进行喷洒高效低毒药物杀蚊,清除积水容器(如花盆、轮胎、废弃瓶罐)。疏通排水系统,确保无积水。修剪绿化植被,避免杂草丛生,减少蚊虫栖息地。
此外,通过LED投屏、公告栏、微信群、短信等渠道发布基孔肯雅热预防知识,强调防蚊叮咬和家庭积水清理。提醒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使用蚊帐、驱蚊剂,避免清晨、黄昏外出。设立投诉渠道(如物业电话),鼓励业主报告积水或蚊虫密集区域,24小时内响应处理。另外,物业还将考虑安装灭蚊灯等设施,降低蚊虫密度,有效减少蚊媒传播风险,保障社区公共卫生安全。小区通过宣传栏、居民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发布预防蚊虫叮咬相关知识,帮助居民了解疾病传播机制与症状。
专家提醒,基孔肯雅热预防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传播。广大市民要增强防控意识,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环境。
当前正值蚊媒活跃季节,社区物业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紧盯重点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同时呼吁居民共同参与,做好家庭防蚊防鼠工作,筑牢社区健康防线。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