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羊一生病就抓瞎,现在学了技术心里踏实。”在武鸣区锣圩镇罗伏村广西恒胜养殖有限公司羊舍旁,脱贫户老韦摩挲着记满要点的笔记本,笑容里满是笃定。这份底气,源自锣圩镇人大组织的肉羊养殖技术培训。从养殖户的“技术焦虑”到“信心倍增”,正是锣圩镇人大及各级代表立足产业所需、聚焦群众所盼,在乡村振兴路上写下的生动履职答卷。
专家开展肉羊养殖技术培训。
精准把脉,把准产业发展“痛点”
肉羊养殖是锣圩镇富民支柱产业,年存栏约8000只、出栏约7000只,关系着群众增收的“钱袋子”。锣圩镇人大始终将“问需于民”作为履职出发点,通过代表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摸清产业发展堵点:养殖户普遍面临品种选择经验不足、饲养管理粗放、疫病防控薄弱、饲料配比不科学等技术瓶颈。
锣圩镇人大将提升肉羊养殖技能列为重点工作,结合罗伏村恒胜养殖有限公司的产业基础,决定以“基地实训+精准授课”模式开展培训,力求以点带面破解全镇产业发展难题。
靶向发力,架起技术惠民“桥梁”
技术瓶颈,关键在“精准”。锣圩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联络优势,一方面组织代表摸排养殖户急需的技术要点,形成 “需求清单”;另一方面对接城区水产畜牧推广站、农职校及恒胜公司技术骨干,组建 “专家团”,量身定制 “课程表”,聚焦良种引进、精细管理、疫病防控、科学配料等核心痛点。
培训中,专家结合本地案例拆解技术难点,代表们全程跟进服务;养殖场里,讲师手把手示范注射、初诊、配料等实操技能,代表们则忙着记录学员疑问,协调建立技术咨询群,让“短期培训”延伸为“长效帮扶”。
成效落地,筑牢富民增收“根基”
技能到手,底气倍增。经过培训,学员们从“凭经验养” 转向 “靠科学养”,60 名养殖户(尤其是脱贫户)系统掌握关键技术,正从 “羊倌” 蜕变为 “土专家”。“科学养殖能增收” 成了共识,养殖场里紧锁的眉头舒了,交流中多了对未来的憧憬。
更深远的是,这场培训为全镇肉羊产业注入科技动能:产业抗风险能力提升,整体效益稳步增长,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筑牢了产业根基。
下一步,锣圩镇人大将通过代表回访、跟踪帮扶等方式,动态解决技术应用新问题;总结“代表联络+专家下沉+基地实训+ 长效帮扶”模式,向全镇其他养殖产业推广;围绕良种繁育、市场对接等环节深化服务,推动完善肉羊产业服务体系,让科技“金钥匙”打开更多“致富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