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照顾孩子,又有稳定收入,这份工作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单亲妈妈覃女士高兴地说。日前,覃女士在青秀区民生东社区社保中心办事时被一旁的就业服务站吸引,工作人员了解其需求后为其推荐符合条件的“4050”公益性岗位。覃女士经培训后上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近年来,青秀区以“小切口”促民生服务“大提升”,通过资源整合、需求对接与服务下沉,创新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并结合公益性岗位开发、数字赋能与精准帮扶,助力群众“顾家增收两不误”。
贴合需求打造便利就业服务圈
2024年10月,南宁市首批线上线下一体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在青秀区民生东社区正式运行。自运行以来,青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落实自治区、南宁市关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决策部署,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为核心,坚持“站点建在群众中,服务跟着需求走”的理念,全面扩展服务内容。
据介绍,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主要是通过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社区闲置小屋、融合“邕新驿站”、共享“工会驿站”等模式,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为社区减轻负担,构建多元化的就业服务矩阵。
民生东社区通过打造“1个充分就业平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端服务(政府端、企业端、居民端)+N个垂直就业服务场景”,提供就业创业工作“一站式服务”,打通线上线下“两条通道”,紧扣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全面推动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同时,还根据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地理环境特点,灵活安排服务时间,在夜间和周末安排值班人员,为群众提供“不打烊”的就业服务。
多元供给“优送”就业岗位
如何吸引有需求的用人单位进驻、精准匹配群众所需岗位,是服务站落地为民的关键。
为精准对接群众就业需求,青秀区人社部门联动城区相关单位部门、辖区重点企业,建立共享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信息、配套设施的“资源外网”;发动工作站就业专干、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力量,通过线上“扫码”、线下“扫楼”的方式,深入摸排群众就业需求和技能培训需求,建立“需求内网”,为实现就业服务精准触达奠定基础。
针对社区就业业务量大、专业性突出的实际情况,青秀区人社部门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社区专员等,确保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至少配备2名专业服务人员。同时,通过系统化培训提高就业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数字赋能“一人一策”精准就业
青秀区人社部门在持续推进就地就业惠民生的工作中,坚持“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理念,通过“数智人社”信息系统,及时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信息按区域分解,推送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重点收集求职人员教育背景、职业技能、就业失业状态等信息,按区域、人群类别、就业期望、服务难度对重点群体精细分类,制作个性化就业帮扶台账,定期将重点群体信息推送至“数智人社”及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与岗位匹配,提高帮扶及时性与精准度,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此外,面向城区重点人员建立“一人一策”援助台账,提供“量身定制”的就业帮扶。
下一步,青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创建城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全域服务、全程周期闭环服务模式,努力构建起更加多元化、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全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全方位织密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网,让居民感受到家门口就业服务的便捷和温暖,促进就业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