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广西贸促会与自治区司法厅联合在南宁举办广西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培训班,这是广西首次举办以“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为主题的专业培训。
当天,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与北海海事法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在现场揭牌成立广西首个海事海商纠纷诉仲调联动工作站,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海事司法与海事仲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建立海事海商纠纷诉讼与非诉讼解决方式的有效衔接,探索海事法院与仲裁调解机构“平台融合+业务协同”的良性互动合作模式。
据悉,本次培训班为期两天,邀请来自多家知名机构的仲裁员、调解员、执业律师、公证人等实务专家围绕《新加坡调解公约》、国际调解和解协议(MSA)执行、RCEP争端解决机制、中国—东盟跨境投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及国际调解院等主题授课,课程涵盖区域规则衔接与创新、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跨境调解规则与实践,以及不同法域下的纠纷解决策略等多个方面,既有宏观政策解读,也有微观操作技巧,理论与实务并重,推动纠纷解决机制从“一部门一通道、一条线一入口”向“一张网、一站式、一条龙”转变。
本次培训班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大湾区仲裁中心、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广西商事调解协会协办,来自51家法律服务机构的仲裁员、调解员、执业律师及高校代表共80余人参加培训,旨在系统提升全区涉外法律从业人员在商事法律、国际规则、调解技巧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国际化的调解员和仲裁员队伍建设。
学员们对培训的形式和效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培训搭建了共同学习提高、加强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多元化解的专业方法,也培养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跨法域的沟通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