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宁市兴宁区掀起消杀蚊虫除“四害”的爱国卫生运动,该城区各机关单位、企业积极响应,积极投身“大扫除”行动,社区工作人员也深入街巷,重点推进防蚊灭蚊专项工作,从源头阻断蚊媒疾病传播途径,全力守护市民健康安全。
8月22日上午8时许,记者看到,望州社区一片忙碌景象。社区网格员们正分组协作,默契配合开展工作。有的逐一翻盆倒罐、清理各类积水容器;有的紧随其后,向清理区域精准撒放灭蚊药剂;还有人身背宣传喇叭、手持倡议书,走进小区、商户,耐心向居民普及防蚊知识,提醒大家“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从源头削减蚊虫孳生环境。
望州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小区消杀。记者 卢丽婷 摄
与此同时,其他小分队全面排查卫生死角,清除积存垃圾,尤其加强对集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院落等重点区域的整治。“有物业的小区由物业负责卫生管理,而我们社区网格员则主要聚焦无物业小区、居民自管区和公共区域,开展系统性防蚊灭蚊工作。”望州社区网格员黄畅和介绍,他们不仅是清洁员,更是健康宣传员,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将防蚊灭蚊知识送进千家万户。民生街道金牛桥社区、兴东街道保利山水怡城小区等地,也正有序开展逐户摸排查缺补漏、联系专业消杀公司对楼道、车库等区域消杀等爱国卫生运动工作,通过多方联动,有效提升整体环境卫生和居民自我防护能力。
不仅社区在行动,兴宁区各单位、企业也形成了群防群控的合力。在朝阳街道办事处,室内外同步开展清理工作:室外,工作人员手持专业清洁工具,对花坛边缘、排水沟渠、楼梯转角等易积水生蚊的区域进行彻底清扫;室内,则是对办公区域开展细致整理与消毒,确保环境整洁、灭除蚊虫隐匿空间。
朝阳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副主任覃希表示:“当前正值夏秋交替,高温多雨,是蚊虫繁殖的高峰期。我们通过环境治理、药物消杀以及科普宣传‘三管齐下’,努力让防蚊防虫意识深入人心,真正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据统计,截至8月22日,兴宁区出动专业消杀队伍600余人次,消杀覆盖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显著降低蚊媒密度。接下来,兴宁区将继续通过系统、持续、细致的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居民群众的疾病防控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构筑坚实的公共健康屏障,切实守护居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