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江引水隧洞工程第三台盾构机顺利始发

工人正在调试“井冈山三号”盾构机。记者 陆锡梅 摄

8月24日,随着“井冈山三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邕江上游二期引水和应急引水工程隧洞工程(以下简称邕江引水隧洞工程)第三台盾构机顺利始发,标志着该工程全面进入老口—石埠盾构施工阶段。

作为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之一,邕江上游二期引水和应急引水工程将在邕江上游(左江、右江)分别取水,修建左江泵站、右江泵站和石埠泵站等3座泵站,改造老口泵站,同时修建总长度为28.2公里的供水管线,总引水规模可达268万立方米/日。本次始发的“井冈山三号”盾构机机身全长150米,开挖直径5.68米,可实现水平250米转弯半径。盾构机自DS1下井吊装,于DS2接收不解体过站进行二次始发,掘进至DS3接收后解体吊出。“DS1到DS3区间总长5.2公里,施工环境复杂。”中铁四局集团邕江引水项目工程部长邵加伟介绍,该区间在地下穿行最大埋深超70米,且主要穿越砂岩地层,“砂层摩擦系数大,刀具磨损情况将是施工中的核心控制要点。”

据悉,邕江引水隧洞工程面临着穿越溶洞、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及下穿水塘、高速公路、房屋等建构筑物的多重挑战。为确保盾构机顺利始发,工程参建各单位联合业内专家进行方案研讨、比对和优化,确定采用国内领先的大口径长距离输水隧洞施工工艺,并使用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方案。“三号盾构机正常始发后,邕江引水隧洞工程已全线进入盾构施工流程。”中铁四局集团邕江引水项目副经理梁尊介绍,单台盾构机日均掘进8—10环(每环管片宽1.5米),日进度可达12—15米。“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完成2.4公里盾构施工,占全线盾构任务的40%左右。”梁尊说。

据了解,邕江上游二期引水和应急引水工程将原来位于城区中心6个取水口全部上移至三江口上游,解决了城市开发建设和水源地保护的矛盾,为沿线群众带来更加优质、安全的水源。该工程建成后,南宁市将率先在国内建成同规模联合运行的双水源体系,形成“两江并举,互为备用”的原水取水格局,在应急情况下可实现单边引水,能够灵活应对多种水源故障的应急保障需求,充分保障城市原水系统安全运行,为南宁市供水安全加上“双保险”。  据了解,邕江上游二期引水和应急引水工程将原来位于城区中心6个取水口全部上移至三江口上游,解决了城市开发建设和水源地保护的矛盾,为沿线群众带来更加优质、安全的水源。该工程建成后,南宁市将率先在国内建成同规模联合运行的双水源体系,形成“两江并举,互为备用”的原水取水格局,在应急情况下可实现单边引水,能够灵活应对多种水源故障的应急保障需求,充分保障城市原水系统安全运行,为南宁市供水安全加上“双保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605 记者:李鸿铭 陆锡梅 通讯员:王喜明 杨杰城 编辑:吴嘉兴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