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与杨贵妃

唐诗人白居易用一首乐府长篇《长恨歌》,写尽了大唐皇帝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七夕”这一充满爱情诗意的夜晚,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约会,半夜时两人低声盟誓:在天比翼双飞,在地相携连理,天长地久,永不分离。

公元740年,杨玉环被诏进宫,不久之后正式册封为贵妃,从此开始了与玄宗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专宠生活。“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高度概括。有人说玄宗之所以爱杨贵妃,那是因贵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事实上,在杨贵妃与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间,对杨贵妃一直是比较专一的,可以说将其全部的感情都寄托在杨贵妃身上。他之所以对杨贵妃如此醉心,主要的原因是两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天宝十载秋,七夕之夜,玄宗与贵妃凭肩而立,因仰天感于牛郎织女重逢的悲欢场面,誓言要世世结为夫妻。其抱首呜咽的画面令人动容,于是有了白居易诗中所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佳话。唐玄宗还效仿民间,在皇宫搭建高台拜月祭双星(牛郎星和织女星),并组织宫女在月光下穿针乞巧,突出七夕节的“乞爱”和“乞巧”元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唐玄宗为了美人,的确误了江山,一场浩劫正在酝酿当中。

公元756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公元743年后,安禄山兼任三个地方节度使,总揽境内文武诸事,李隆基十分宠信他。安禄山来朝,李隆基命玉环的姐妹与他结拜为兄妹,杨玉环为了笼络安禄山,把这个比自己大20来岁的人认做干儿子,经常在宫中赐宴安禄山,让他跳舞以解闷。安禄山表面憨厚,但内心却藏着阴谋。

7月14日,安禄山统领的叛军大举攻入长安,接到密报的李隆基连夜带领嫔妃以及贴身禁军仓皇出逃。李隆基率领的逃亡队伍来到陕西境内的马嵬坡。就在这时,随行的将士突然起义反叛,当朝宰相杨国忠被乱军杀死。随后,叛乱的将士将愤怒的矛头指向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女人——杨玉环身上,“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已经70多岁的李隆基以泪洗面,“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回到长安,玄宗想祭供贵妃,要改葬,后因政局而罢,于是让人画了贵妃的像挂在殿中,朝夕与之相伴。对于宫中的一草、一木、一房、一院都令其触景伤情,睹物思人。“芙蓉如画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这时有个叫杨通的道士从蜀地来,知道上皇因想念杨贵妃而不能释怀,就对玄宗推荐方士李少君。李少君运用法术将唐玄宗引到太虚幻境中,七月七日七夕夜,唐玄宗在长生殿看了最后一眼杨玉环,两人互诉衷肠,抱头痛哭,相约一起共赴黄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后唐玄宗神情恍惚,日渐消瘦,在这样孤独伤感的思念中,日渐衰老,几年就追随杨玉环而去。

阅读量:88 编辑:吴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