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嘉瑜,女,群众,汉族,出生于2007年9月,现就读于广西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23级西餐烹饪专业。荣获2024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职业英语技能(服务类)项目一等奖,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服务类)赛项团体赛一等奖,2024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职业英语技能(服务类)项目一等奖,2024年05月获评南宁市“三好学生”。
从迷茫到坚定,职校亦是追梦起点
陶嘉瑜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的成功模板,而是从一次挫折开始。中考的失利,对于一个从小在父母严格教育下、成绩优异的“乖孩子”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长久以来的努力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让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未来的道路感到迷茫。这种迷茫是真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常常习惯于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尤其是对于那些从小就被贴上“好学生”标签的孩子来说,一次考试的失利很容易让他们陷入自我否定。
这种失利带来的不仅仅是情绪上的低落,更重要的是对自我认知和未来规划的冲击。原本清晰的目标变得模糊,原本坚定的信心开始动摇。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学习,是否还有能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自我怀疑是具有破坏性的,它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甚至放弃原本的梦想。
然而,正是这次挫折,成为了陶嘉瑜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 打破偏见:职校并非“浑浑噩噩”的代名词
在社会普遍的认知中,职业技术学校往往被视为“差生”的聚集地,与“浑浑噩噩”、“与大学无缘”等负面标签紧密相连。这种偏见不仅让选择职校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限制了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陶嘉瑜同样面临着来自周遭的质疑和打击,这些声音无疑加剧了她的焦虑和迷茫。
然而,陶嘉瑜并没有被这些负面的声音所淹没。她开始思考,职业技术学校真的是一条“死路”吗?她开始关注那些从中职院校成功考入大学、实现人生逆袭的案例。她逐渐意识到,职业教育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通往成功的跳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升学需求,开设升学班,加强文化课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陶嘉瑜正是看到了职业教育的这种发展趋势,才决定选择职校,并将其作为自己追梦的起点。她明白,无论选择哪条道路,只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迈向成功。
- 坚定目标:职校是追梦的新起点
陶嘉瑜并没有沉溺于中考失利的阴影中,而是积极调整心态,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她深知,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成长的过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她选择进入一职校,并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西餐烹饪专业。这个选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对烹饪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同时,她也看到了西餐行业的发展前景,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行业。
在开学之际,她就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对学校开设的升学班表现出了强烈的愿望。她知道,只有进入升学班,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考入大学,实现自己的本科梦想。
经过一个月的突击复习,她顺利通过了选拔考试,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升学班。这不仅是对她努力的肯定,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她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技能大赛的淬炼:从英语集训到全市一等奖,用实力证明自我
(一)英语集训:厚积薄发的基石
进入升学班不久,陶嘉瑜凭借着扎实的英语基础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成功入选了英语集训队。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英语集训队的训练强度非常大,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陶嘉瑜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她每天早上提前到校,背诵单词和课文;晚上则利用课余时间,做大量的练习题。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她还积极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也增强了自信心。
英语集训队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却让陶嘉瑜受益匪浅。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力。这些都为她日后参加技能大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演讲比赛:突破自我,勇攀高峰
在成为正式选手之后,指导老师的一句话“勇士敢于攀登险峰,奋斗者不畏艰难困苦”深深地激励了陶嘉瑜。她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勇攀高峰。
为了在演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陶嘉瑜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她首先选择了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话题,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现她的知识与理解能力。然后,她花费大量的时间搜集资料、研究并整理论据,确保自己的演讲内容准确。
此外,她还主动请教老师,不断修改和改进演讲稿,以适应演讲比赛的要求。她每天的学习、训练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备赛期间,为了争取更好的成绩,她放弃了假期的休息时间,每天早上八点到达学校就开始背记单词和朗读英语课文,日日如此,没有例外。
为了锻炼她的演讲能力,老师开始每天带她进班演讲给同学们听。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她克服了自己容易紧张就忘词的缺点。在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下,她往演讲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与观众建立起了沟通和交流。
从磕磕绊绊的背词到落落大方的演讲,陶嘉瑜用努力改变了自己。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三)全市一等奖:实力与汗水的结晶
正是这种努力拼搏的精神,让陶嘉瑜在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24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比赛职业英语技能—服务类项目全市的一等奖。
当她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她不再是那个懵懂迷茫的少年,而是一个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青年。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她努力的最好证明。它告诉她,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奖项也成为了她前进的动力,激励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载誉而归后的沉淀与升华:从专注学习到全面发展,不负韶华
(一)专注学习:稳扎稳打,弥补短板
载誉而归的陶嘉瑜并没有陶醉于掌声和鲜花之中,而是更脚踏实地地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她将比赛时的认真专注延续到学习上。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总是能看到她专注听课的样子。她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懂就问,力求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起初的月考成绩并不理想,并没有让她失去信心,反而更激发她的学习劲头,哪里有短板就在哪里弥补。她认真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尽管时间紧张,她总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边调整自己的心态,一边摸索适合的学习方法。在课后,她也从不浪费一分一秒,积极地钻研不懂的文化课。通过不懈的努力,她的成绩一直稳居专业年级前十。这不仅是对她努力的肯定,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全面发展:提升技能,再创佳绩
在努力学习文化课的同时,陶嘉瑜也没有放松对专业技能的训练。她继续加强英语口语的训练,时刻保持着比赛的状态。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和比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她还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024年,她再次代表学校站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服务类)赛项团体赛的赛场上。经过激烈的角逐,她不负众望,拿到了全区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她团队合作精神的肯定。它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思想升华: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在思想上,陶嘉瑜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秉持着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她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青年大学习团课学习。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她严于律己,工作中任劳任怨,学习中刻苦努力,生活中勤俭节约。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学习和训练难免煎熬且曲折,但陶嘉瑜能够不畏阻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她积极迎面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难题,鼓足勇气,披荆斩棘。她相信只有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才能够真正的勇往直前,也才真正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奖学金是对她学习努力的肯定,也是促进她学习的动力,也成功地增加了她的信心,让她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坚定目标,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她也会把奖学金当作不竭的动力,完成新的征程。现正在积极备赛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服务类)赛项,我们衷心祝福她取得优异的成绩!
陶嘉瑜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无论选择哪条道路,只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应该打破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发展机会。(指导老师:张静、余长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