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多个公园将迎来新变化!“体育+”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建设利用好体育公园,是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今年5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下达全民健身设施方向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南宁市共有金花茶公园、新秀公园、五象湖公园三个体育公园项目位列其中,获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体育公园项目将怎么建?将会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连日来,记者对这三个公园进行了探访。

完善片区功能

从“一园看遍广西”到复合型城市公园

五象湖公园里,不少市民正在健身中。记者 叶子榕 摄

坐落在五象新区核心区的五象湖公园以广阔的湖面为中心,融合了广西各地独特的特色园林景观。漫步园中,一步一景,桥廊水榭相映成趣,“一园看遍广西”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这里绿树成荫、环境宜人,我们一家老小经常来公园散步,以后要是再多一点健身设施就更好了!”市民何先生开心地说。

五象湖公园体育公园项目总体设计图。 良庆区住建局供图

何先生的期盼将很快成为现实。记者从良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目前五象湖公园体育公园项目已启动建设,届时将紧紧围绕“体育特色”与“便民利民”两大核心目标,打造成为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自然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畅享运动之乐,感受幸福生活的温度,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在五象湖公园,工人们正在对原先老旧的防腐木地面进行拆除和清理。记者 叶子榕 摄

近日,记者来到五象湖公园探访时看到,该项目刷新了进度条:在休闲码头、健身广场里不少工人正在忙碌着,对原先老旧的防腐木地面进行拆除和清理,为后续铺装透水砖做好准备。“目前我们已经拆除了7100平方的防腐木地面,拆除进度完成了90%,后续将根据时间节点陆续开展各项运动场地、配套设施的建设。”良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负责人龚政杰介绍。

在五象湖公园里,市民正在打羽毛球。记者 叶子榕 摄

作为五象新区市民活动最主要的公共绿地,五象湖公园运营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所在片区商业繁华、居民密集,需要一个拥有多种健身空间和健身设施的综合性公园,以满足片区的功能性需求。“在五象湖公园体育公园项目中,智慧公园系统、健身步道、篮球和气排球的综合体育场地以及健身设施等建设内容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公园运动场所,完善片区的功能。”龚政杰表示,该项目将对园区现有的步道进行重新规划及改造提升,拓宽步道宽度,优化步道材质,增设智能健身指引标识与夜间照明设施;并将新建标准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广场、儿童活动场地等一批运动场地,为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选择,项目计划于今年底建成,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尽情畅享运动乐趣,促进全民健身,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启动“焕新计划”

运用AI技术让公园管理更“聪明”

在新秀公园里,市民正在打篮球。 新秀公园供图

南宁市新秀公园于1995年建成开放,每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是当地重要的公共绿地和健身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市民对于高质量的运动体验和智慧化服务有了更高的期待。“今年公园果断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申请改造项目,通过体育公园的建设让承载了30年城市记忆的老公园‘逆生长’,未来将变身成为‘生态+运动+智慧’的城市‘新名片’,更好地满足大家对美好绿地和健身场所的需求。”新秀公园园容管理科副科长银梓媛介绍。

新秀公园体育公园项目总体设计图。 新秀公园供图

目前新秀公园已启动“焕新计划”,今后将迎来哪些升级?记者了解到,新秀公园体育公园项目将紧扣“焕新、惠民、智慧”三个关键词,推动运动设施大扩容、智慧系统全覆盖、景观与服务双提升。其中,项目将改造健身步道、对健身广场和儿童游乐区进行升级,新增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乒乓球场等9块新场地;升级智能监控系统,通过AI技术实时掌握园区动态,新建两座健身驿站,提供体息、充电、紧急救援、园区导览等服务,让智慧服务更加便捷化。

健身驿站效果图。 新秀公园供图

“所有的建设都是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前提下进行,让公园的‘生态底色’更美。根据计划,项目将于今年底建成。届时走进新秀公园里,无论是老人的健身区、还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再到年轻人的球场,每个年龄段都能找到运动的快乐。我们还将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人流密度,让维护更及时、服务更精准。”银梓媛说。

在新秀公园里,市民正在运动中。 新秀公园供图

体育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体育活动也将越来越多。今后新秀公园计划举办篮球赛、亲子运动会、健步走等活动,让公园天天有热闹、周周有亮点;通过数据分析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效率,让公园管理更“智慧”;持续收集市民意见,动态调整设施和活动,让公园真正“长”在市民心里。

争取资金支持

满足市民休闲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

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重要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具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体育健身、运动休闲、娱乐休憩、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南宁市发展改革委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全力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领域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已争取到中央、自治区等上级资金1.59亿元,支持人民公园体育公园项目、江南公园体育公园项目、南湖公园体育公园配套设施完善项目、石门公园体育公园项目等12个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进一步方便群众就近参与体育锻炼,有效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等问题,为市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一个个体育公园的建成开放,无论是清晨或者黄昏,无论是在公园还是在水系沿岸,随处可见市民健身锻炼的身影,“健康”的概念正转化成一张张身边的“实景图”。“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盯国家政策导向与工作部署,加大项目储备与申报力度,力争推动更多优质全民健身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范围,积极推进‘体育+公园’建设,进一步满足市民休闲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让体育公园成为全民健身的新载体、绿地系统的有机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科科长朱昊祺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187 记者:韦静 陆锡梅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