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以实干实绩推动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峰擎炬云霞万里,艺海扬帆逐浪千重。

展开南宁五年来的文艺画卷,我们看到,文学彰显时代新风,艺术展现秀丽新韵,文化镌刻和美愿景……在这个“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南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自觉肩负光荣使命,勇立潮头、奋勇争先,深耕这片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坚定不移构筑新时代特色鲜明的文化高地。

五年来,南宁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以文“联”人,以艺“兴”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加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狠抓文艺作品的生产,培养各类文艺人才,谱写了首府南宁文艺事业百花竞放、硕果盈枝的崭新篇章,全市文艺文联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生动局面。

南宁市文联积极承办“石榴结硕果 和美新时代——民族地区五城市美术作品交流展”,集结南宁、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等地的百幅作品,展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发展新气象。图为观众在欣赏展出作品。记者 宋延康 摄

筑牢思想之基 把准文艺发展方向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南宁市文联坚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坚决有力的改革举措,不断增强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入脑入心,强化理论学习——

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工作、群团工作、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并将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在见成效上持续下功夫。南宁市文联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实践、采风创作、展演展示、慰问演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文艺界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

见行见效,深化行风建设——

召开首府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给老艺术家黄婉秋回信精神,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游本昌转达勉励和问候精神,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号召全市文艺工作者坚守初心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政治担当。组织学习践行新修订的《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发出《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倡议,引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

走深走实,全面深化改革——

加强制度建设,针对主席团、全委会、理事会、新文艺群体、网络文艺及行风建设等出台系列规定措施,指导督促南宁市各县(市、区)文联制定本级改革方案,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目前市本级及12个县(市、区)文联阶段改革任务如期完成,文联职能和组织体系在深化改革中更加优化。

南宁市文联连续承办两届南宁国际诗歌周,邀请多国诗人采风创作。图为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期间,诗人们在良庆区蟠龙社区采风。记者 潘浩 摄

围绕重大主题 文艺活动有声有色

邕江之畔,文化浸润。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南宁市文联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重大文艺活动,让文艺的号角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礼赞盛会,唱响时代强音——

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浓墨重彩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等系列主题活动。新时代新南宁美术作品展、新时代乡村影像展、南宁市少年儿童“书法成长课堂”学生书法作品展、南宁市钢笔画艺术展等展览纷呈迭出,音乐作品《红色的眷恋》《忠诚》《童心桥》深情礼赞新时代。在系列活动中,全市创作优秀文艺作品650多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起昂扬奋进的磅礴力量。

铭记荣光,讴歌百年伟业——

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之际,“感党恩 跟党走”红色歌曲大家唱音乐党课、“山歌颂党恩”快闪活动激情开展,百余位文艺工作者以歌抒怀,相关视频点击量迅速突破20万。“八桂书风童心向党”百名儿童百米书法长卷书写活动及展览温情铺展,180米长卷翰墨飘香,书写对党的赤诚祝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党恩跟党走”等美术书法活动和主题摄影展精彩呈现,131件精品力作深情回望党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现南宁经济社会发展巨变。

扎根沃土,绘就振兴画卷——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推出长篇报告文学《阿秀姑娘》与原创话剧《大山壮歌》,深情讲述黄文秀等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组织知名画家深入横州市、宾阳县等地采风创作,举办“画里新村”美术展,近百幅作品以艺术之笔描绘乡村新貌,开幕当日吸引观众300余人。

共筑梦想,促进民族团结——

积极承办“石榴结硕果 和美新时代——民族地区五城市美术作品交流展”,集结南宁、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等地的百幅作品,展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发展新气象。桂黔滇湘四省区山歌擂台赛、八桂民俗盛典、“民族团结·桂黔多彩民族文化嘉年华”等活动精彩纷呈,以文化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联通东盟,架设友谊桥梁——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连续承办两届南宁国际诗歌周,以“让诗歌点亮绿城”为主题,邀请多国诗人采风创作,出版诗集《诗意绿城》,有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承办首届中国—东盟(南宁)艺术展览—美术作品展,110幅中外名家画作(含约50幅东盟国家作品)共绘友谊长卷,备受各界好评;组织参与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以戏传情讲好南宁故事。

记录变迁,镌刻时代印记——

聚焦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组织摄影家深入一线创作,举办“运河气息”影像展,120幅(组)作品记录地方发展和群众生活变迁。市剧协、音协、舞协、民协和视协等全市各协会会员深度参与“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大地飞歌”“绿城歌台”等重大活动,为首府文化繁荣增光添彩。

南宁市文联承办首届中国—东盟(南宁)艺术展览—美术作品展,110幅中外名家画作(含约50幅东盟国家作品)共绘友谊长卷,备受各界好评。南宁市文联供图

紧扣时代主题 文艺精品持续涌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推动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精品力作,是做好文艺文联工作的中心环节。南宁市文联将推动精品创作作为核心任务,着力搭建平台、培育人才,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文艺创作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喜人局面。

勇攀高峰,摘取国家级桂冠——

南宁市文艺家在全国重大奖项角逐中屡创佳绩:王勇英的中篇小说《狼洞的外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是广西作家时隔15年、第三次获此大奖;壮族欢哈《歌路长情海深》勇夺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荣获中央宣传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及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杨科云书法三度蝉联中国书法兰亭奖(南宁市书协兰亭奖获奖数居全区首位);舞剧《刘三姐》入选全国第十三届舞蹈展演并获“优秀剧目奖”;《左林右李》获评文化和旅游部首届小戏小品展演优秀作品,《三街两巷》获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非遗短剧《傩戏》播放量破10亿次;三维动画片《音乐公主爱美莉》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市视协会员参与制作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0亿元票房刷新全球动画电影纪录;4件国画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有6件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2件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云上丝路”国际传播项目海外影响力跻身全国前十。

闪耀八桂,区内奖项不胜枚举——

在广西各大奖项角逐中,南宁市文艺家同样光彩夺目:歌曲《骆越谣》获广西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诗集《尘土之河》、散文集《舍陂记》、油画《百色起义》等一大批作品摘得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在历届广西艺术作品展览中,南宁市文艺家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入展数量在全区各设区市中名列前茅。

厚植沃土,创作引导精准有力——

聚焦重大现实、历史、民族题材,强化扶持引导,原创话剧《大山壮歌》剧本获文化和旅游部扶持,实现广西该领域零的突破,并入选自治区及南宁市重点扶持项目;王勇英《黄文秀——青春之花》、侯珏《语言之河》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梁肇佐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广西卷·南宁分卷》、牛依河诗集《落日抱紧我》等获国家级项目支持;《织机谣》《仰望星空》入选“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优秀曲目;蜂鼓《湘江轶事》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邕剧《天香》、粤剧《催房租》等获广西有戏品牌三年行动计划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计划重点扶持;《红豆》杂志“主编荐读”栏目获评广西期刊优秀栏目并获重奖。

扎根服务群众 文化惠民多点开花

文化若水,润物无声。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文化惠民是其最生动的注脚。南宁市文联以“强基工程”为抓手,引领全市广大文艺志愿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推动文艺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发展,让文艺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惠及千家万户。

健全组织,夯实服务根基——

成功召开南宁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技艺精湛并热心公益的文艺家组成新一届领导机构,健全南宁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机构,为文艺家走出殿堂、深入基层常态化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惠民活动提供组织保障,也为文艺工作者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开辟广阔天地。

打造品牌,提升惠民效能——

扎实推进“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绿城文学公益讲堂”进基层百余场,“线上+线下”惠及群众约200万人次,建设《红豆》书屋15个。“书法成长课堂”10年耕耘,培训学员逾千名,市书协获评中国书协文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市舞协深入开展少儿舞蹈美育服务活动,入选中国舞协“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项目。市摄协“月赛”品牌(现升级为“邕影堂”)数十年长盛不衰,为首府摄影家提供更高品质的培训和交流服务。“文艺进校园”“文艺鉴赏在基层”系列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扩大。集合全市性文艺家协会资源力量,与市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全新惠民文艺品牌“绿城艺享家”,通过“线下+线上”授学惠及更多群众。

深化实践,温暖直抵人心——

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时代风尚”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优质文艺资源向基层流动。2025年“与人民同行——第12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南宁市活动”,组织300余名文艺志愿者深入商圈开展惠民服务。据统计,近5年全市文联系统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超千场次,参与活动的文艺志愿者超万人次,惠及群众约 727万人次。市美协会员钟昀睿获评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时代风尚”学雷锋最美文艺志愿者,市书协获评中国书协“万福迎春”公益活动先进单位。

聚焦人才培养 培育壮大文艺队伍

发现人才,凝聚人才。

南宁市文联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选派骨干会员参加全国、全区文艺高级研修班,努力培育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推动文艺人才队伍规模壮大、结构优化、活力迸发,为首府南宁文艺事业的发展蓄势聚能。

培育扶持,文艺英才辈出——

蒋晓平获第五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吕遵强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吴东梦获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奖;黄俊成入选2025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徐一洛获评全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侯建军入选2024年广西文化青年拔尖人才。在广西文联第十一次文代会上,南宁市17名文艺家当选11个全区性文艺家协会主席、副主席,杨科云当选广西书协主席,是全国最年轻的省级书协主席。

榜样引领,行业活力迸发——

广西盛天地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评为广西宣传思想文化先进集体,吕遵强、郑远杰等3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南宁市“文艺两新”组织——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广西盛天地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评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市民协副主席赵岚被评为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潘文志、林朝幸等16名文艺家成为广西签约文艺家;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渠道进一步畅通,在文学创作、播音和艺术等系列评审中,4人获评高级职称,9人获评中级职称,实现全市新文艺群体文联职称申报零的突破。中国—东盟青少年文化艺术中心获评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

队伍壮大,整体素质提升——

南宁市文联各协会主动作为,积极发展会员尤其是中青年会员,会员总数快速增长,文艺队伍蓬勃发展,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德艺双馨的价值追求在首府文艺界蔚然成风。截至2025年3月,重新登记过后的全市性文艺家协会会员共计4481人,其中国家级会员246人,国家级会员数较上届增加28%。截至目前,南宁市“文艺两新”会员1610人,占全区“文艺两新”会员的半数以上。

……

一路繁花一路歌。站在全面推动南宁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南宁市文联将坚持紧随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文艺文联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团结引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好新时代的文艺赶考之路,以更积极的作为、更自信的创作、更丰硕的成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187 记者:郭少东 编辑:陈碧莹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