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品一械”(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关乎民生,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联。2021年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监管职能,以智慧监管破解难题,走出了一条“互联网+”智慧监管的新路子。该局在专项整治、风险防控、优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织密“两品一械”安全防护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 提升监管质量
近年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大数据搜索、OCR智能图文识别、AI语义分析等技术,采集并汇总辖区“两品一械”网络经营主体、客体、行为数据,形成智慧监管的大数据基础。
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监测数据资源的价值,推进数据资源与监管业务的深度融合,对不同风险类别的企业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频次和检查方式,实现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法条梳理、建立模型、实时监测、联合研判、分流处置、汇总归纳、结果运用等7个方面规范处置流程,线上发现问题,线下同步治理,打通线上线下监管数据传递链路,有效消除网络监管的真空地带。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按监测对象、监测内容、违法表现、法律依据4个维度12项指标列出网络监测主要风险点清单,提炼出“抗衰抗氧化抗初老”等高频次违法关键字,目前已经整合出禁售商品、主体资质、医美广告等9大类200多个算法模型。利用AI排除无效数据,准确锁定海量数据中的涉嫌违法行为,制定常规监测方案平均耗时从10天缩短到3天,让监管工作更加精准智能。该局还以高标准建设广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电子数据中心实验室、“数字+执法”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构建辐射全区各设区市的数字化智慧监管数据分析取证中心,帮助监测线索的同步固证和大案要案的取证,进一步提升复杂背景下“数字+执法”人才队伍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和综合执法水平。
专项整治 确保药品安全
南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工作人员展示化妆品快检过程。
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确保药品安全,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覆盖药品流通使用环节全流程和线上线下全领域,结合含兴奋剂药品经营专项检查、疫苗流通和接种环节专项检查、农村地区销售使用药品情况专项检查、药品经营和使用专项检查、网售药品专项行动、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全市化妆品“一号多用”违法行为专项检查等,从检查核查、监督抽检、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网络销售监测、投诉举报等渠道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
南宁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麻精药品专项整治行动、“神医”“神药”专项整治行动、特定人群使用医疗器械和药品的检查、医疗美容医疗器械专项整治、不合格化妆品核查处置等,持续推进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为防范药品零售环节特殊管理药品流入非法渠道,该局开展大数据分析,针对安全风险为高风险的主体靶向施治,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法院等部门沟通协作,深化信息共享、案件通报、行刑衔接联席会议等制度机制,共同打击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药店检查。
南宁市是广西唯一的药品和药材“双功能”进口口岸城市,自治区指定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为广西唯一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受理单位。该局将广西进口中药材备案管理服务中心窗口前移,率先实现中药材和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无纸化+零跑腿”办理,企业可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线完成备案,手续齐全情况下可实现当天办结;提速检验流程,压缩检验时限,中药材进口备案检验从法定20天压缩至7天,检验时限全国领先,通关效率位居全国前列。市场监管部门实施严格分类管理,杜绝食品用途产品流入药用渠道,切实筑牢药品安全防线。
智慧监管 护航“美丽经济”
根据化妆品经营的特点,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创新运用网络监测与电子取证技术,构建“以网管网、以网治网”的闭环监管模式,规范网络化妆品市场秩序,推动网络销售化妆品市场秩序明显改善,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为破解传统监管难题,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打造“邕妆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深度融合国家药监局“智慧监管、信用监管”理念,运用大数据与移动互联技术,构建覆盖监管全链条、服务多元主体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化妆品经营者量化等级评定组工作人员在化妆品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评定。
在加强化妆品安全监管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靶向发力,聚焦儿童化妆品、染发类、祛斑祛痘美白类、牙膏等重点品种,以及美容美发、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与风险排查;通过强化重点产品、重点领域监管,加强线上线下经营环节监督抽检、加大不合格产品后处置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经营秩序。
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母婴用品店检查。
据统计,2021年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累计检查经营单位超7800家次,查处案件708起,问题产品处置率达100%。其中,儿童化妆品监管、美容美发场所配制与使用非法染发类化妆品整治、化妆品领域“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以及批发市场清源、化妆品标签、“一号多用”、牙膏等专项检查工作,先后获自治区药监局通报表扬。
在完善监测体系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严重化妆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监测—检验联动机制,提升报告发现率及风险分析评价、处置能力。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医院获评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基地,成为广西唯一获此评定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单位。
此外,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加强与化妆品行业沟通交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及行业管理能力,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南宁市化妆品行业协会全国首创《化妆品经营者量化等级划分与评定》团体标准,搭建生产经营供需对接平台,助力本土生产企业开拓市场,推动全市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监管为民 保障用械安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对医疗器械产品购买使用需求日益增加。如何保障群众用械安全?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强化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部门还采取飞行检查、重点专项检查等方式,提升医疗器械生产监管水平。
在开展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自查报告上报工作专项检查中,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利用食品药品综合业务监管平台的数据分析,筛查出未依法提交上一年度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自查报告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数据,及时下发各分局;由各分局落实专人进行实地核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清理)企业电子数据库,有的放矢,做到“家底清”。
在强化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管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制定年度医疗器械网络监测计划,重点加强对医疗器械网络经营者是否具备相关资质、是否展示资质证、是否存在违法广告等事项的监测;及时处理国家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测平台(南方所)移交的线索,切实规范医疗器械网络经营行为。
在加强专项整治方面,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开展医疗美容机构医疗器械专项整治,重点关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射频皮肤治疗仪、激光脱毛仪、显微针、皮秒激光治疗仪、脉冲光治疗仪等产品。针对“医疗美容类医疗器械”开展合规性检查,加强对医疗美容医疗器械使用企业的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排查医疗器械风险隐患。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开展特定人群使用医疗器械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青少年近视防治相关医疗器械和优化生育政策相关医疗器械,实施“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和风险会商,及时通报医疗器械案件查处情况及不合格项目后处置情况、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情况、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测情况,进一步强化全市医疗器械风险防控,提升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面对新形势下“两品一械”安全监管工作的挑战,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信息化手段应用,提升监管能力;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破解监管难题;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引导公众增强安全用药用妆用械意识,以更实举措筑牢“两品一械”安全防线,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