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组织民警、辅警走进辖区企业、学校,开展多形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活动通过精准化、场景化的宣讲,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和师生的防骗意识与能力,为筑牢安全防线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于南宁市公安局高新分局
民警走进辖区企业,为企业员工重点剖析“冒充领导诈骗”“虚假网络贷款诈骗”等常见骗局,并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强化企业员工记忆,助力他们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牢记于心。
在高新二路小学,民警以“哪吒”“拉布布”等学生熟悉的IP为切入点,契合儿童具象化认知特点,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反诈安全课”,同时,通过模拟场景触发学生警惕联想,有效提升了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走进英凯学校,民警通过展示剖析诈骗话术、现场互动等形式,让师生们直观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并告知大家“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为师生们送上“反诈锦囊”。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多样,以下是常见类型及警方提示:
冒充领导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企业负责人,通过微信、QQ等渠道联系财务人员,以“紧急付款”“客户急需资金”等理由,要求绕过审批流程转账至指定账户。
警方提示:企业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财务审批制度,大额转账需经过多级审核,绝不绕过流程“加急办理”。
虚假网络贷款诈骗
不法分子打着“无抵押、低息高额度”贷款的幌子,以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理由,诱骗企业员工转账。
警方提示:贷款务必通过银行、正规金融公司等官方渠道办理,切勿点击陌生贷款链接或下载非官方认证的手机应用程序App。
冒充熟人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截图盗取老师、同学、家长的微信/QQ头像、昵称,伪装成“熟人”发送消息,以“交教辅资料费”“垫付培训费”等理由,利用情感信任和“紧急感”催促受害人尽快转账,且不允许电话核实。
警方提示:收到“熟人”借钱、帮忙转账等请求时,务必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直接核实,切勿轻信“微信/QQ被盗”“临时换号”等借口,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助学贷/奖学金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学校老师、教育局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申请奖学金需先交手续费”为由,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一旦提交,卡内资金立即被转走。
警方提示:助学金、奖学金政策均通过学校官网等正规途径发布,不会通过陌生电话、短信通知;凡是要求先交“申请费、手续费”才能领取补助的,均为诈骗。
游戏账号/装备交易诈骗
不法分子在游戏内或社交平台发布“低价卖号、代练升级”信息,或远程控制手机,以“账号冻结需充值解冻”为由进行诈骗,诱导青少年脱离正规平台私下转账,收款后立即拉黑。
警方提示: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告知孩子收到陌生人信息要及时与家长沟通,遇到“陌生人借用电话手表”一律拒绝,不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与对方进行屏幕共享,并妥善保管银行卡、支付密码等物品和相关信息,关注孩子电话手表的使用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