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区候机厅正在有序建设中。记者 梁枫 摄

互联互通,是扩大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广西首府南宁,一直致力于推动与东盟的交流合作,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定位、新使命,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赋能畅通“南宁渠道”。

如今,南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城市间的合作与人文交流也日益紧密。

锚定航向:从“路网末梢”到“国际枢纽”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南宁曾被视为中国交通的“路网末梢”。如今,从空中俯瞰,一张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正在邕城大地加速铺展,促进中国与东盟更好互联互通——

2024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规模达1501公里,形成“一环十射”的高速公路网新格局。

2024年,南宁市辖区内高铁动车运营里程规模增长至659公里,实现首府与广西区内13个设区市动车互通,实现与全国18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动车互通,南宁实现高铁“1234”出行时圈(即1小时通达北部湾经济区、2小时通达区内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4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建设如火如荼。在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成、实现2000吨级船舶直航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平陆运河5000吨级航道、南宁(牛湾)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南宁港将通航5000吨级船舶。

南宁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和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南宁机场国内公共货站二期、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GTC)竣工投运,南宁机场成功接入高速铁路。

已开通南宁—河内等17条广西经中越双方共同确认的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成功开行“南宁—爱店—越南河内(北江/北宁)”中越跨境货运直通车,南宁至越南北宁、北江公路12小时“厂对厂”通达。

……

从“末梢”变枢纽,路变多后不一般,格局就更大了。南宁市锚定国务院批复的《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关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聚焦国家赋予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的新定位新使命,获得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等“国字号”招牌。

在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指导下,南宁将全面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持续加快推进跨境高速、铁路扩能、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强化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深化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

人享其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立足“大交通”格局,南宁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让“人享其行”。

日前,记者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的双层观景平台望去,基本成型的第二跑道映入眼帘,该跑道顺利通过机场工程行业验收;T3航站楼主体工程混凝土钢结构建设全部完成,正进行航站楼金属屋面、幕墙、机电设备安装建设等工作。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杨俊说:“T3航站楼在空铁联运、一站式中转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力争做到让旅客少走路、换乘更便捷、出行更美好。”

据介绍,T3航站楼负一层设置有值机和安检区域,乘坐高铁、地铁及自驾到GTC的旅客可在地下平层直接完成值机和安检手续,直达航站楼二层候机厅。同时,建设空铁便捷换乘通道,从航站楼二层到达厅至高铁候车区建设一条封闭连廊,国内到达旅客可以通过此连廊直接免检进入高铁站厅候车,也可进入地铁站厅购票,经安检后乘坐地铁。此外,在GTC地铁层与航站楼负一层之间预留一条地铁托运行李专用通道。未来,旅客可以在与地铁站点合建的城市候机楼提前交运行李,托运行李经地铁专用车厢通过该通道进入机场行李系统自动分拣。同时,配套建设早到行李存储区,旅客可以随时交运行李,实现减负畅行。

还有更大的变化——铁路。今年5月,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恢复开行。这趟列车采用“夕发朝至”的软卧模式,不仅帮助旅客节约住宿成本,还提升了跨境出行的舒适度和出行效率,让南宁与河内的行程被压缩至12小时内。在南宁、河内两地经商的旅客表示,现在每周能多往返一趟,生意对接更便捷。

物畅其流:从“运出去”到“链全球”

交通枢纽的“枢”,关键在于要素集散和资源配置的能力。南宁的目标,绝不在“过道”,而是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引擎”。

在南宁国际铁路港,随着运输汽车进出场站,集装箱龙门吊高效作业,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的货物集装箱被快速装上班列,最快14小时即可抵达越南河内。得益于中越班列常态化开行,南宁国际铁路港跨境运输效率大幅提升,成为全国铁路面向越南的主要铁路物流枢纽。

“我们还为中越班列客户量身定制物流解决方案,并在南宁国际铁路港设立集拼中转仓,提供一站式运输服务,推动中越班列规模不断扩大。”国铁南宁局南宁铁路物流中心南宁南铁路物流营业部副经理覃劲松介绍,今年1—7月,国铁南宁局始发中越班列发送2.1万标箱,同比增长207%。运输货物涵盖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农副产品、日用品等品类,货物品名达367个,货源辐射至国内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越班列已成为中国与越南及东盟其他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陆路通道。

航空货运发展迈上新台阶。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广西民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成杰说:“我们自主研发应用‘邕之翼’智慧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与海关建立全国机场口岸首个智慧联合指挥调度中心。如今,客户仅需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即可完成线上预约查验、舱单申报、缴费开票、预约提货等多项服务,一票货物平均通关时长压缩2小时以上。”依托“邕之翼”平台,该公司在南宁机场空侧转运中心首创“虚拟卡口”管理系统,协同南宁吴圩机场海关相关通关政策,实现国内、国际货物在空侧直接进行联运中转,压缩作业时长约4小时,货代企业每吨货物可节省成本约1100元。

水运方面,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设如火如荼。平陆运河开通后,将实现一江春水向“南”流,进一步带动南宁港的发展,盘活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水路运输网络。未来,5000吨级船队将从南宁直抵北部湾,“江海直达”就要梦想成真。

与此同时,一片新的蓝海正在被开辟。南宁市正深入拓展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强化南宁与口岸城市的联通。目前,人工智能已在南宁轨道交通的智能运维、常规公交的智能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南宁市还大力发展绿色、智慧交通,在培育发展路衍经济、低空经济、智能公共交通、共享出行等方面打造更多应用新场景。

一组今年前7个月的数据勾勒出南宁交通格局重塑的轨迹,改变着城市的经济地理——

邕州海关数据显示,南宁对东盟进出口176.4亿元,同比增长18.3%;对欧盟进出口43.3亿元,同比增长91%。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南宁市积极拓展中东新兴市场,对中东地区进出口61.9亿元,同比增长4.65倍。

南宁吴圩机场海关数据显示,南宁机场口岸实际进出口值90.3亿元,其中出口79亿元,进口11.3亿元。主要贸易国为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加坡等。

据南宁邮局海关统计,南宁国际铁路港申报货运量20.07万吨,同比增长122.1%,申报进出口值25.6亿元,同比增长163.9%。主要贸易国为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

贸易数据的跃动,描绘了这座城市的活力曲线。南宁正以交通为笔,续写着新时代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奋进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693 记者:阮晓莹 编辑:吴嘉兴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卢超 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