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体验官 行走中国现场 直达东盟脉动39·广西
到东盟国家洽谈业务,语言不通怎么办?不要慌,中国企业有办法!
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穿戴AI同传眼镜,在采访中感受多语种互译效果。
9月10日,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来到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人工智能工厂。一进门,眼前的智能大屏像一张精密的数据网,展示着人工智能从算力支持到应用场景的服务全流程,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
入驻企业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负责人巴灿穿戴着AI同传眼镜,手持操控指环慢步走来。“这可不是一副普通的眼镜。像现在,它能实时提示你们采访我的内容。在国外或者无网络的环境下,也能实现离线翻译,解决两国语言互译难题。”巴灿介绍道,搭乘云译科技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AI同传眼镜已经具备了80余种语言翻译能力,尤其是在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可以真正解决多国语言互通的需求和难点。
“眼镜里有一块数字小屏幕,上方是即时显示的外文,下方则是对应翻译的中文。”在巴灿的指导操作下,AI体验官穿戴起AI同传眼镜,感受了一把人工智能同声传译的魅力。东盟小语种的语音刚落下,眼前就源源不断地出现对应的中文,用指尖轻滑眼镜镜腿或者轻触操控指环,眼前的数字小屏还能实现滚动翻页,十分便利。
“我们正在与缅甸对接,他们在视频转文字、缅甸语到中文和英文的翻译以及缅甸语的语音合成方面有强烈需求。”巴灿透露,得益于南A中心的资源共享和高效对接,企业即将于东博会期间推出新一代多语种翻译智能设备,主要面向的就是东盟市场。
当前,广西正在协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首府南宁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城市,如何承接场景需求与应用服务,搭建起中国与东盟人工智能产业的合作桥梁?
答案是:海外提出场景需求,中国拿出解决方案。今年6月以来,南宁市外事办公室通过国际友城、海外商协会、海外侨领侨商、驻华外国使领馆等渠道,广泛征集东盟国家、RCEP成员国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场景应用需求。目前,已分两批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共84项需求。
“海外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需求清单发布后,企业响应很热烈,其中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等领域应用场景一经发布,就有十余家国内企业积极接单。”南宁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宋尉表示,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需求主要聚焦在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四个方面,尤其是中国在医疗服务、疫情防控等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东盟国家对此需求迫切、十分看好,这也有利于中国企业高效复制推广人工智能项目到当地应用。
通过需求导向打造海外市场亟需的“小而美”项目,进而加速中国人工智能与海外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南A中心与入驻的数十家国内外企业正在努力探索。
“菲律宾拥有102家华文学校,希望通过AI技术,实现华文教育领域深度应用。针对他们的需求,我们正在研发华文教育机器人,请虚拟教师来上课。”天融信科技集团人工智能事业群总经理胡辉坦言,作为首批入驻南A中心人工智能工厂的企业,本次需求清单为企业布局出海战略带来了先机。目前该企业已与泰国帕尧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以及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成立联合人工智能+安全实验室,共建产业学院,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案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