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有一趟特殊的公交车,一头连接着田间地头,一头连接着市民餐桌,它就是805路“菜篮子专线”。近日,这条穿行于城乡之间的民生专线迎来重要升级:南宁公交集团联合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办事处等7家单位,启动“菜篮子集结号”党建品牌共建,推出“菜篮子2.0”升级举措,标志着这条公交线路从单纯的运输工具升级为多方共建的民生服务平台。
此次“菜篮子专线”的升级,是对前期实践的肯定,更是顺应民生需求的必然之举。2024年底,805路公交优化为“菜篮子专线”后,短短8个月内就交出了亮眼答卷:发班1.27万班次、运送农产品近百吨、服务超10万人次。此次“菜篮子2.0”升级,是在原有基础上全方位“提质扩容”,呈现出“覆盖面更宽、纵深度更足”的特征:车厢内,免费饮用水、遮阳帽、便民医药箱等物资配齐,让菜农卖菜路上多了份舒心;站牌上,特色标识明了,让市民、菜农找车更便捷;线路上,新设809路“赶圩专线”,精准对接乡村集市运输需求,进一步拓宽了服务半径。
“菜篮子2.0”本质上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实践。城市治理的核心,在于将群众的“呼声”化为“行动”。菜农卖菜时的辗转奔波、农产品销售的渠道瓶颈、种植过程中的技术困惑、市民生活的体验需求,这些看似零散的“民生痛点”,也是城市治理发力的关键“切入点”。这也意味着,“菜篮子专线”的升级不会止步于此,随着更多民生需求的不断提出,其服务边界也将持续拓展。
从最初倾听菜农与市民的诉求、推出菜篮子专线,到持续收集群众反馈、推动“菜篮子2.0”升级,这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持续创新为动力的治理模式,让群众的“菜篮子”越拎越舒心,也为其他民生领域的服务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只有始终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才能让城市治理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民生服务在迭代升级中更加贴近民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