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记者 李琴 摄
“正是基于这些困境,我们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设需求”“我们需要智能采集方案,建立更精准的师生画像应用模型”……9月12日,由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工作专班场景组主办,市教育局、市数据局、市委金融办等多部门联合承办的“智汇南A·场景秀——教育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路演活动”在南A中心B座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南宁教育领域的6所代表性学校带着“痛点清单”登台,5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携“解决方案”响应,金融机构与行业专家全程护航,一场聚焦教育与AI深度融合的“供需对接盛宴”,为南宁教育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聚焦真实场景,需求与技术双向奔赴
活动现场,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副校长刘韬道出了多校区办学的“数据困境”:“5个校区分散着不少应用系统,没法整合到一块儿用,我们急需搭建数字基座,既能沉淀教育数据,又能通过AI无感采集学情,让教师精准调整教学策略。”紧接着,南宁二中、南宁三中等5所学校代表陆续登台亮出“需求清单”,从“校园智慧后勤AI大脑”建设,到AI安防系统部署,从自动化作业批改需求,到跨区域教育资源帮扶技术支持,覆盖教学、管理、安全、后勤等多个维度的“需求痛点”,让现场的技术供给方清晰把握南宁教育AI应用的“发力点”。
“针对滨湖路小学的数据整合需求,我们的‘星火教育大模型’可提供全流程数据治理服务,还能通过多模态交互分析学生手写作业,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科大讯飞广西大区教育行业总监高源的回应,迅速吸引了在场学校代表的关注。随后,北京中文在线、云知声智能科技等企业依次展示解决方案:中文在线的“小荷阅读”平台可对标部编版教材,为学生定制分级阅读方案;云知声的AI课堂管理系统能实时识别学生专注度,英语作文批改准确率达92%;迈越科技的“校园健康大数据平台”更是凭借85%的近视预测准确率,为学生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企业代表通过产品演示、落地案例分享,将抽象的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教育解决方案,让学校代表频频点头。
北部湾银行南宁分行也在现场介绍了针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方案,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落地提供资金支持。
专家建言:AI+教育需生态共建与持续创新
广西民族大学郭泉博士与南宁师范大学欧启忠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分别从技术融合与教育实践角度进行总结分享。他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正在重构教育生态,建议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加强协作,推动技术、数据、场景、人才四大要素深度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用”良性循环机制。
自由洽谈促成多项合作意向
路演结束后,活动进入供需自由对接环节。与会代表在洽谈区开展深入交流,多家教育单位与技术企业就智慧校园建设、AI教学助手、大数据评价系统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主办方后续将持续跟踪对接成效,推动项目真正落地。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南宁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展示+对接+洽谈”的一站式平台,不仅让教育机构的需求得到精准响应,也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场景落地的实践机会。下一步,主办方将持续跟踪对接成效,收集反馈意见,推动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在南宁教育领域落地见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