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守护出行 完善服务温暖民心

交通,是城市的脉搏,也是文明的镜子。近年来,南宁市交通运输局积极落实《南宁市文明行为促进办法》,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劲吹文明风,让人们在出行中感受到城市的温馨和温暖。

轨道交通3号线朝阳广场站,乘客有序乘车。记者黄维业 摄

宣传引导 文明出行

如今,“文明行车·礼让斑马线”活动已深入人心,礼让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多年来,市交通运输局持续组织公交车、出租汽车行业扎实开展活动,动员党员驾驶员、优秀驾驶员以身作则、示范带动,影响和引导行业的广大驾驶员都参与进来,传播文明。同时,组织行业、企业和媒体代表监督公交车、出租汽车驾驶员的礼让斑马线情况,并将监督结果纳入出租汽车企业年度考评及驾驶员经营行为考核范畴,推动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据统计,我市公交车礼让率达99%,出租汽车礼让率达97%。“文明行车·礼让斑马线”活动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南宁轨道交通工作人员为乘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记者潘浩 摄

文明乘车,应是人人参与。每月11日,为南宁轨道交通排队候车日。南宁轨道交通邀请在校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共同宣传文明排队候车;定期开展站长接待日、主题宣传活动等,倡导文明乘车,共创和谐、有序环境;开展安全文明乘车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普及轨道交通安全文明乘车知识,共同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完善文明广播及告示,围绕《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通过全线网列车、车站循环播放文明乘车、文明礼让广播,引导乘客文明出行;在轨道交通全线网车站、列车投放公益广告、标识标贴,提示乘客文明礼让、有序排队、关注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此外,南宁轨道交通持续完善无障碍电梯、爱心候车区、爱心座椅等文明礼让标识,引导乘客共同维护文明的公共环境。

暖心举措 传递文明

截至今年,市交通运输局已连续21年组织出租汽车(含网约车)企业开展爱心送考活动,为高考、中考考生提供安全便捷的送考服务,保障考生高效出行。目前,累计有13.6万辆次出租汽车参与“爱心送考”活动。

暖流涌动在交通线上。南宁市在轨道交通4号线大沙田站建立了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外卖员等群体提供歇脚、热饭等暖心服务;在轨道交通3号线青竹立交站设立爱心自习区,配置文学书籍及青少年读物,为乘客打造舒适的阅读空间,推进书香地铁创建。

在轨道交通3号线青竹立交站设立的爱心自习区。 记者何璨汐 摄

优化服务无止境,预约举措为乘客带来便利。南宁市在轨道交通1号线各车站客服中心提供纸质预约服务卡,还在南宁轨道交通App上推出“爱心预约”功能,为老、弱、病、残、孕及携带婴儿或多行李的乘客等提供购票、安检、进站、乘车、出站等一站式无忧服务。另外,南宁地铁还推出实体和电子版“孕妈咪”徽章,为准妈妈定制身份徽章,享受安检、乘车的专属待遇。

倡议带动 绿色出行

在绿色环保出行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多形式宣传和倡议,引导群众自觉选择绿色出行。

目前,南宁轨道交通推出文旅手册、暖心指引贴,为老年乘客、来邕旅客等群体提供详尽的地铁出行指南和精准的出行指引服务,提升市民游客的体验感,主动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同时,南宁轨道交通推出计次票、一日及三日票等优惠票种,吸引上班族、外地游客等群体乘坐公共交通。目前,每周五、周六全线网(1—5号线)常态化延长运营1小时,方便群众出行。

严加管理 筑牢防线

南宁市交通运输局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格道路客运驾驶员管理。市交通运输局对客运驾驶员资质审核、安全教育培训、违章记录处理等进行全面排查,对超速驾驶行为,要求企业加强驾驶员管理并建立更严格的考核机制。同时,要求企业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应急演练等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重点落实新聘用驾驶员岗前培训、违章驾驶员管理考核及继续教育,建立驾驶员管理清单和从业资格、诚信考核等台账,增强驾驶员合规驾驶意识。

联动打击违法行为。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交警部门,在客运场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道重点路段开展高频次执法行动,重点打击超限超载、非法营运、站外揽客等行为。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开展路面执法检查44次,查处客运违法违规行为7起、非法营运小客车5辆。

强化行业自律。目前,我市营业中的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平台企业已加入南宁市出租汽车协会网约车分会。市交通运输局持续优化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举措,指导促成聚合平台与8家网约车平台签署网约车聚合平台自律公约,明确平台责任,构建“政企协三方共治”模式。在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南宁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联盟成立,南宁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告别分散治理模式,迈入“政府监管、企业自律、行业协同、社会共治”的全新治理阶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86 记者:阮晓莹 通讯员:龙燕苗 实习生:覃菲 林艳梅 编辑:罗竹君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农春雨 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