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家回家”活动在南宁市广西戏剧家之家启幕

9月1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办,广西戏剧家协会、广西戏剧名家工作室承办的“戏剧家回家”活动在南宁市广西戏剧家之家温情启幕。来自区内外的老中青三代戏剧人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承载着传承与期许的“文化之约”。

戏剧爱好者参观广西戏曲名家工作室。

2025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成立75周年,广西文联精心策划“文艺家回家”系列活动。其中,“戏剧家回家”活动通过唤醒戏剧人对戏剧初心和精神故乡的“回归”与“眷恋”,探索戏剧本质,倾听戏剧家心声。

朱麟表演京胡独奏《夜深沉》。

在广西文联75年的发展中,广西戏剧涌现了彩调剧《刘三姐》、《哪嗬咿嗬嗨》、现代京剧《瑶山春》、壮剧《歌王》、桂剧《泥马泪》、《七步吟》、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等经典作品。

覃晓曦表演独弦琴独奏《京岛渔歌》。

在这片热土上,先后涌现出以常剑钧、张仁胜、龙杰锋、梅帅元为代表的“三编两导”群体,他们以扎实的创作功底引领广西戏剧走向全国;苏国璋、张树萍、梁素梅、哈丹、伍思婷五位艺术家,先后摘得中国戏曲表演最高奖“梅花奖”,成为广西戏剧的“亮丽名片”;陈慧、吴勇志、黄俊成等青年才俊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戏曲表演领域的领军人才。

余天昊表演二胡独奏《赛马》。

活动现场,浓郁的“广西戏剧味”扑面而来。“戏曲器乐”演奏中,彩调胡、独弦琴等特色乐器奏响悠扬旋律;地方戏展演环节,桂剧《游湖》选段、彩调经典唱段轮番上演,熟悉的唱腔与生动的表演,让在场戏剧家重温初心,也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广西戏剧的独特魅力。

龚湘玉(右)、李金潾(左)表演桂剧《游湖》。

陈慧(右)、何玲(左)表演京剧《卖水》。

随后举行的“广西戏剧守正与创新研讨会”,让三代人围坐对话,既有对过往成就的回望,也有对当下困境的思考,更有对未来的展望——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桂派”戏剧为核心,在传承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创新表达,让广西戏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回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正如广西剧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何述强所言,这场“回家”之约,不仅让戏剧家们补充了精神元气,更校准了创作初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968 记者:李宗文 实习生:黄芳曦 编辑:吴嘉兴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