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东博会和峰会安保一线:南宁民警师徒以传承筑牢安检防线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期举行。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南宁市公安局民辅警驻守在安保服务各项工作岗位上,周密细致做好保障,全力以赴守好防线。今日开始,让我们走近安保服务一线,用心感受南宁公安民辅警服务东博会、峰会的辛勤坚守与专业担当。

在本届东博会、峰会安检工作岗位上,有一对薪火相传的师徒组合,他们是南宁市公安局民警唐顺林和黄裕欢,他们分别参与东博会、峰会安保工作20年和10年,不仅亲历了多年来东博会、峰会的发展,也见证了安保模式从早年的“人海战术”逐步升级到如今广泛应用的科技手段,引入AI智慧安检系统,以更精准、高效的方式为东博会、峰会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增添标识标牌 提升安检通行效率

东博会、峰会开幕式当天凌晨3时许,唐顺林和黄裕欢很早就赶到临时设置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安检指挥部,打开AI智慧安检系统,布置好人员设备待命,为开幕式顺利召开做好前期准备。

当与会宾客和参展商纷至沓来,各种办有通行证的车辆也陆续驶入会展中心。唐顺林和黄裕欢师徒俩端坐在AI智慧安检系统屏幕前,开始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地铁口安检站正常有序,山水画廊安检站排队人员较多,可以往广场西安检站分流引导一下。”通过实时画面,他们全面掌握着各个安检口的动态,冷静而清晰地调度指令。

“今年东博会、峰会期间,会展中心周边各个主要入口都设置了安检站,方便宾客从各个方向就近进入会展中心,在安检警力和设备数量上也较去年有所增加,为安检通行提速。”黄裕欢说,南宁警方还专门优化了安检通道的布局,在会展一支路和南宁国际会展中心A区交界处增设了“一支路安检站”,在会展五支路入口处增设“会展大厦安检站”,方便参会人员从民族大道、越秀路方向入场,缩短入场时间。

“为了给前来参加东博会的参展商、宾客更‘丝滑’的入场安检体验,我们还在外围设置了导览标识。”黄裕欢介绍,在会展中心周边主要路口、人流密集区和醒目位置,南宁警方设置了包括安检导览图、立式指示牌、地贴式指引等70多处标识标牌,帮助宾客快速找到安检口,提前知悉安检流程和注意事项,进一步为安检入场提速。

AI赋能安检系统 安保拥有“最强大脑”

“我们引入AI智慧安检系统,该系统能将各安检站情况实时反馈到安检指挥部,指挥部依据人流量科学分流,还能协助安检员自动识别违禁物品,极大提升安检效率。”2006年就开始参与东博会、峰会安保工作的唐顺林曾记得,早期的安保工作主要靠“人海战术”,更多是依靠密集的警力部署和肉眼观察来完成。

“早期设备十分有限,人员和设备都要在多个场馆之间来回调运,安检效率较低。”唐顺林介绍,随后几年,随着安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升级迭代,很快结束了“频繁调拨”的历史。如今有了AI赋能,在大数据预警、智能安检仪等科技创新产品的助力下,安检工作不但变得更高效,也变得更有温度了。

“服务安保工作除了确保绝对安全,今年我们将努力提升安检通行效率,营造便捷、舒适、高效的环境,减少参会嘉宾、参展商和观众等待的时间。”唐顺林说,南宁警方与科研单位共同研发的这套AI智慧安检系统,通过智能图像识别、多级报警、实时数据分析等技术,不仅实现了多个活动场馆的安检联网、跨区域协同管理,还能将各安检口安检情况进行实时反馈,指挥中心会依据各安检口人流数据统计与分析,科学指导民警对观众进行分流,避免拥堵。“高科技的助力,已为我们为提供全方位守护的坚强后盾。”

在成长中见证发展 在传承中续写平安

说起第一次参加东博会、峰会的安保工作,黄裕欢最初是作为警校学生参与的。当时经过南宁市公安局安检教官的专门培训后,他在民警带领下负责会展中心的安检工作,既学到了安检理论知识和实操技巧,也深受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的感染。“十年弹指一挥间,从以前警校的‘小白’到安检‘站长’,直至现在到指挥部负责安检事宜的联络协调,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都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黄裕欢感慨地说。

“回首20年,我从一名‘新兵’变成了‘老兵’。不仅见证了盛会的发展,也见证了安保工作不断‘升级迭代’,我为能参与其中倍感自豪。”唐顺林表示。对师徒俩来说,安检任务量最大的时刻将是在9月20日、9月21日的公众开放日,届时入场人流量将大幅提升,而师徒俩早已做好准备。“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万无一失’的承诺和那份‘服务人民’的初心不变。”唐顺林说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97 图片:宋延康 记者:陆增安 实习生:孔蓝萍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卢超 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