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会人工智能专馆惊艳亮相 中国—东盟共绘智能未来新图景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人工智能(AI)专馆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惊艳亮相。作为本届东博会最大亮点,这个占地1万平方米的AI专馆不仅规模创历届东博会单体主题馆之最,更如同一扇未来之窗,集中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记者现场探馆发现,这场跨越国界的“科技大集”汇聚了近200家高科技企业,集中展示约1200项创新产品,正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合作注入新动能。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人工智能展区。

智能机器人集群亮相 人机交互再升级

17日下午2时许,在宇树科技展区,一场特殊的较量正在展开,一台身着拳击装备的机器人正在与一名观众“对峙”,它时而灵活走位、时而假摔耍赖,传递出的满满科技感,获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这次展会我们带了6款各具特色的机器人,希望通过互动展示我们的技术实力。”宇树科技展区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门户、前沿,希望借助本届东博会,向东盟国家展示优秀的产品,促成合作。

“你好,小飞,能跟我握手吗?”记者话音刚落,对面的机器人就伸出了右手,流畅地完成了握手动作……在科大讯飞展台,借助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机器人能听会说,能理解会行动”成为了现实。据参展商介绍,此次展示的机器人都加入了AI能力,使其摆脱了传统遥控器的束缚,实现了与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交互,“这款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酒店服务、展厅展馆、汽车销售、智慧零售等,能让顾客感受到更自然、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当不少咖啡店还沉浸在“拉花”的世界时,AI专馆里展示的机器人咖啡馆已经能打印图文。当一杯打印着“机器人现磨咖啡”字样的拿铁递到记者手中时,杯面上清晰的文字和图案让人惊叹不已。据悉,这款来自上海的机器人咖啡馆已经畅销全球50个国家,本届东博会结束后,将有4台机器落地广西。上海氦豚机器人公司、cofe+机器人现磨咖啡馆董事长韩非子表示,机器人咖啡馆作为一种新经济、新业态、新物种,将会促进咖啡产业的升级转型并赋能传统产业。

AI赋能千行百业 智能应用遍地开花

如果说机器人是AI的“面子”,那么各行业解决方案就是AI的“里子”。AI专馆通过沉浸式场景设计,让观众直观感受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产生活。

迈越科技AI翻译眼镜在本届东博会上火了,这款广西产的智能眼镜功能强大,不仅能看见提词器,还能触屏翻阅。眼镜自带138种语言实时翻译,东盟小语种识别率达90%,可实现跨国沟通零障碍。此外,这款眼镜还储存有海量知识,提问即可秒出答案。目前,这款智能眼镜虽然仍处于内测阶段,但其潜力已引发广泛关注。

一块透明屏,集成多模态降噪、多语种识别翻译等AI技术,可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解决跨语言交流问题……这是科大讯飞展示的多语种透明屏,有了它,不同语言的人群能实现即时翻译交流。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产品除了多语种翻译模式,还有数字人客服模式,主要应用于国际公共服务窗口,比如机场、酒店,能实现无障碍交流和24小时在线。目前深圳的机场、海外的一些商场已经在使用这一产品,支持的37种语种的翻译准确率都在90%以上。”

在AI+医保健康展区,除了以往的AI问诊,推拿康复理疗、艾灸也用上了AI技术。推拿康复理疗机器人不仅可以对患者施加精准的力与运动轨迹控制,还能记录操作数据,为临床康复医师提供客观、准确的治疗和评估数据,以提高康复效率;艾灸机器人复刻了专家级艾灸理疗技法,为客户提供舒适、沉浸的理疗体验。

东盟伙伴热情参与 区域合作再深化

AI专馆不仅展示了科技的进步,更凸显了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无限可能。多个东盟国家组团参展,带来了一系列特色AI应用。

菲律宾一参展商展示了一款支付APP——Fortune Pay,该公司中国区运营主管介绍,这一App是菲律宾领先的移动钱包与电子支付服务商,业务覆盖菲律宾全国,服务涵盖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可以提供即时转账、移动充值、账单汇缴、跨境汇款等应用,“我们这款App拥有菲律宾央行双牌照,菲律宾10个人中大约有两三个人使用这款App。”

中老合作成果同样引人注目。今年2月份,广西与老挝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签约仪式,共建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本届东博会,老挝一家企业带着“老挝国家大模型”产品亮相。据悉,这一项目由该公司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旨在有效提升老挝的数字化能力,并促进区域内的技术合作。

“这个产品是‘AI+客户信息管理’,实际应用中能帮助企业筛选出成交率比较高的客户,提高工作效率。”越南一参展商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产品相比于其他的AI产品,优势是越南本土化,适合中国企业出海越南市场时使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363 图片:黄敬敏 记者:何璨汐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卢超 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