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以“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的人工智能发展与金融创新”为主题的2025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南宁举行。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中央银行、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代表近400人齐聚绿城南宁,共同见证中国—东盟金融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本次论坛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广西北部湾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桂林银行、柳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布“中国—东盟金融AI服务共享网络”,首创“数据不出域、模型可共享”的多边AI协作模式,实现算力资源共建共享和模型联合治理,有效提升金融智能化水平,助推金融数字化转型。
本次论坛共有9个创新项目同步启动,分别是面向东盟的金融语料库建设指南、“汇小二”跨境金融服务智能体、北部湾数字人民币综合服务平台暨AI跨境电商产业基地项目、“丝路同行·陆海联通”文莱摩拉港项目、中国—越南互市e汇通项目、“AI新动能,投资新视界——交银科创·易投”项目、《2025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数智赋能壮美广西开放发展”主题金融债、《东南亚产业链转移研究》报告。
在项目签约环节,25家银行与17家单位分四批签署32项重要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480亿元,包括金融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项目签约、“数智赋能 跨境联通”合作项目签约、人工智能领域合作项目签约、跨境金融合作项目签约,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金融创新,为各方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推动了中国—东盟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数字化转型,通过AI技术共享、跨境结算优化、基建融资等合作,提升区域经贸投资便利化水平,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9月18日下午还同步举办了5场专题圆桌会议,分别是“2025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圆桌会议”“东盟与中日韩金融监管机构研讨会”“中国—东盟跨境金融合作圆桌会”“东盟与中日韩监管与机构座谈会”及“中国—东盟金融与人工智能生态共建圆桌会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