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在南宁举行

9月19日,第九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中国—东盟青少年创客营)(以下简称“创客营”)在南宁举行闭幕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中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阿曼、泰国、越南等13个以东盟国家为主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师生参与。

本届创客营活动以“数联丝路 智创未来”为主线,精心铺展多元活动矩阵,推出AI创新课程、国际科学工坊、前沿科技参访与壮乡非遗文化体验等共24场科技人文体验活动,实现科技探索与文化感知双向赋能,为中外师生搭建起跨文化、跨学科的沉浸式创新平台。

别开生面的静电实验秀点燃13个国家青少年的破冰现场,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们捂着头发惊呼笑作一团,他们的发丝在静电作用下直立如蒲公英,争相接力的静电运输比赛中,来自越南和马来西亚两位女孩利用静电传递彩带,现场欢呼声不断。

在为期7天的活动中,创客营师生深入南宁中小学及高校开启“AI创享之旅”,活动以“做中学、创中悟”为设计理念,通过15门人工智能课程,全面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课程种类丰富多样,既有聚焦在未来科技探索的“AI空间站工程师—太空车组装与智能任务设计”课程,引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也有贴近智能生活应用的“人工智能眼镜”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改变生活的便捷;还有注重人机交互创新的“博识万物机器人”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每一门课程都循序渐进,让青少年从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普及到能够熟练运用AI技术创作作品。

科技文化参访和文化交流活动是创客营的亮点活动之一,从广西科技馆科技寻梦到青秀山的生态探索,从与科学家的深度对话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科技盛宴,“科技+文化”的沉浸式研学,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叙事逻辑,向创客营师生呈现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科技与人文共生的立体中国。

今年创客营活动升级为“主场+分营+线上”联动体系,由四川启动,广西收官,陕西、宁夏、新疆、云南等地联动,共同吸引了30余个国家和地区300余名师生参与。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528 图片:宋延康 记者:凌剑伊 通讯员:曾小科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