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新建贵州黄桶到广西百色铁路(以下简称黄百铁路)连篆3号大桥道岔连续梁正式开始浇筑,这是黄百铁路广西段浇筑的首个道岔连续梁,桥梁工程上部主体结构施工取得新突破。
黄百铁路连篆3号大桥道岔连续梁浇筑现场航拍。张海 摄
位于广西乐业县新化镇的连篆3号大桥全长约952米,由单线和双线两部分组成,是进出后续开通的会让车站——连篆站的重要部分。据桥梁施工负责单位中铁五局黄百铁路项目部总工程师李彬介绍,作为桥梁工程与轨道技术的结合体,铁路道岔连续梁是一种特殊的桥梁结构,其核心功能是在桥梁上直接铺设道岔,实现列车在桥梁区段的多轨道切换,能够有效提升车站的调度运输效率。同时梁体为一次性浇筑完成,还可以提升轨道的平顺性,为日后的货物运输及旅客乘车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体验。
施工人员正在黄百铁路连篆3号大桥道岔连续梁钢筋模板进行绑扎。张海 摄
据了解,本次浇筑的道岔连续梁体约130米,横跨5个墩台,采用支架现浇法一次性完成1785立方混凝土的浇筑,是迄今为止黄百铁路广西段一次性浇筑长度最长、混凝土方量最大的连续梁。为确保施工安全顺利,黄百铁路公司、云桂铁路广西公司组织中铁二院、中铁五局黄百铁路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对支架搭设、模板拼装、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等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对混凝土布料、振捣进行跟踪指导,同时实时观测支架、模板系统的变形与位移,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一次成优。
技术人员对照施工图纸对连续梁施工情况进行检查。 张海 摄
截至目前,黄百铁路广西段33座隧道正洞已累计掘进超过37000米,桥梁桩基完成桩基3128根,建成桥墩280个;路基土石方完成357万方,工程正安全有序向前推进。
黄百铁路位于贵州、广西境内,全长约31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标志性工程。它北接沪昆铁路,南连南宁至昆明铁路,沿线途经百色革命老区以及苗族、瑶族、布依族等民族地区。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成为贵州北部地区至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便捷通道,对于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