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烟花易冷,生态难复

近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赞助的蔡国强《升龙》艺术项目在青藏高原地区燃放烟花,引发广泛争议。尽管品牌方已发布致歉声明,承认项目执行出现偏差,但这一事件所引发的关于艺术表达、商业行为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我们都知道,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和全球气候调节器,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高原地区土壤稀薄,植被生长缓慢,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周期极为漫长。烟花燃放所产生的化学残留物、重金属颗粒及噪声污染,可能对高原动植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特别是烟花中的高氯酸盐等化学物质,可能渗入土壤和水源,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即使短暂的艺术呈现,其生态代价可能是长期而深远的。

艺术创作与商业赞助的结合本无可厚非,但任何创作都应当建立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基础之上,当“艺术表达”与生态保护产生冲突时,后者应当具有毋庸置疑的优先性。艺术与商业并非环境的天然敌人,但任何创作和商业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生态友好的基础之上。在脆弱的高原地区,我们需要的是更加谦卑的姿态和更加审慎的行动,让真正的美不至于以破坏为代价。

在此次事件中,品牌方的道歉声明值得肯定,其承诺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环境评估并采取补救措施的态度展现了企业的责任感。然而,道歉仅是起点而非终点,企业需要建立的是一套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估机制,确保任何商业活动或艺术项目都能在策划初期就进行生态影响评价。真正的品牌价值不在于制造了多少话题,而在于是否真正践行了保护自然的承诺,只有将环境保护真正融入品牌基因,才能重建消费者信任。

烟花绚烂却转瞬即逝,而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却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在生态保护面前,任何艺术与商业价值都应当退居其次,这是我们对待自然应有的敬畏,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所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64 作者:唐秋艳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