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是南宁秋天最热烈的语言——火龙果缀满枝头,如大地燃起的万千灯笼;无花果绿中带紫,在枝叶间甜蜜低语。
近日,记者循着这抹炽热色彩,走进南宁市西乡塘区、邕宁区和隆安县,在瓜果飘香的沃野田畴间寻找最动人的丰收景象,看乡村振兴结出的丰硕果实,迎接属于这片广袤土地的最炙热的节日。
内敛清甜的“糖包子”
金秋的风拂过西乡塘区石埠街道的浩原果园,空气里满是清甜馥郁的香气,像被阳光融化了的蜜,轻轻包裹着每一位走进此地的访者。
步入果园,记者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成片的无花果树舒展着巴掌大的翠叶,在层叠叶影之间一颗颗饱满的果实如紫红色的玛瑙垂坠枝头。日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油亮的光泽,在静谧中透出丰收的喜悦。
紫红色的无花果让人垂涎欲滴。记者 蓝梦 摄
种植户韦如领随手摘下一颗熟透的“波姬红”,轻轻一掰,浅红色的果肉顿时绽出晶莹糖汁。他自豪地介绍:“我们这儿光照好,无花果甜度能达到18度,快尝尝。”
记者接过这颗沉甸甸的果实,轻轻一咬,只觉果肉软糯细腻,清甜中缠绕着一丝奶香,在触碰舌尖的瞬间便融化开来,难怪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糖包子”。
韦如领经营这片果园已有3个年头。他边聊边熟练地摘去果树的老叶,“无花果种植讲究‘剪’,大寒节气前一定要把老枝剪掉,才能刺激它萌发新枝”。
紫红色的无花果让人垂涎欲滴。记者 蓝梦 摄
经过精心修剪的树冠,宛若倒扣的碗,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向每片叶子、每颗果实,不仅提升果品甜度,还显著增加果园的产量。“今年预计能收三四千公斤果子。”韦如领说。
天色未明,果园里已有灯火闪烁。农户们打着手电筒穿梭在果林间采摘。“得赶在鸟儿啄食前摘完,它们可比咱还识得甜果子呢。”附近村民覃大姐负责打理果园,“在这里工作,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比去外地打工强多了。”
这些沾着露珠的无花果,经过分拣打包后被送往本地超市和水果店。除了直接鲜食,无花果还是煲汤佳品。每到周末,常有市民专程前来挑选未完全成熟的果子回家熬煮,享受这份独特的秋日滋味。
夕阳西下,果香依旧氤氲。这片甜蜜的果园正以最自然、踏实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个秋天的丰收故事。
炽烈如焰的“红宝石”
如果说无花果的成熟是含蓄的、向内生长的甜,像欲言又止的秋日私语;那么火龙果的成熟便是热烈的、向外绽放的艳,宛如不期而遇的金秋焰火。
9月19日,位于隆安县丁当镇的广西金福火龙果种植基地迎来今年第十批采收。5000余亩火龙果连绵成一片红绿交织的“海”,红彤彤的果实点缀其中,宛若熠熠生辉的红宝石。农户们俯身其间,动作轻快而熟练,采摘、装筐、搬运,笑意随果香在田间漫溢。
火龙果花绽放,藏着即将丰收的甜蜜预告。
“这批果采摘预计持续10天,日均采摘量约35万公斤。”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场长叶居鸿介绍,基地主栽的“金都一号”火龙果甜度高达19度,自今年6月底首采以来,订单量持续攀升,目前日均发货量达15万—20万公斤。
采摘下来的果实很快被送到金福果品分选包装冷贮中心。在智能分选生产线上,红外扫描仪高速运转,精准捕捉每一颗果实的色泽、大小与形态,快速完成初步筛选。预冷环节尤为关键,果实被快速送入冷库降温,降低“田间热”,抑制其呼吸作用,能够极大延长保鲜期。
工人们整理刚采摘下来的火龙果。(隆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车间内平稳运行,车间外热火朝天。经过预冷的果实装箱后被整齐码放上等候多时的冷链车。“每到采收期,来自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冷链货车就在门口排起长队,等待装货发车。”叶居鸿说。
一辆辆满载火龙果的冷链运输车整装完毕,相继启程。它们载着这片土地特有的丰饶与甜美,驶向千里之外,将甜蜜馈赠给每一位消费者。
从枝头甜到农民心间
南宁是中国最大的火龙果产区,市场上每5颗火龙果就有1颗来自南宁。
邕宁区新江镇的火龙果基地已步入一年中最丰饶的时节。绿油油的植株成行成垄,硕大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条。中秋节前后,该镇规模最大的汉林村那龙坡种植点将进行第五批采摘,预计产量达16万公斤。
新江镇火龙果种植面积约4000亩,主要种植“桂红龙一号”“金都一号”等优质品种,以其饱满清甜的口感深受市场欢迎。2024年,该镇火龙果总产量超600万公斤,产值超1200万元。今年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与绿色防控技术,坐果率与优果率显著提升,预计总产量可达650万公斤。
红彤彤的火龙果宛若熠熠生辉的红宝石。(邕宁区供图)
目前,邕宁火龙果不仅畅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国内多个重点城市,更远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邕宁火龙果”正逐渐成为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
未来,邕宁区将围绕“提质增效”和“价值提升”两大核心,持续推动火龙果产业全面升级,推广绿色种植与循环农业,扩大智慧农业应用,发展火龙果深加工与跨境电商,持续提升品牌价值;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民参与二、三产业分红,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观光采摘与农家乐,将“产区”变“景区”、“果园”变“乐园”,让火龙果真正成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让这一颗颗炽热的果实,不仅点亮南宁的秋日,也从枝头甜到农民的心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