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五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卫生应急合作分论坛在南宁举行。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近600人参加论坛,共同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卫生应急合作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论坛开幕式现场。(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本次论坛以“数智驱动卫生应急,构建全域平安新生态”为主题,论坛聚焦前沿科技在卫生应急领域的创新应用,设有1个主旨论坛及8个专题分论坛。参会嘉宾、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疫情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探讨交流,并分享各自在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在论坛开幕式上,还签署了《中国—东盟应急人才培训协议》,举办《Guangxi(ASEAN) Air Medical Rescue Training Manual》英文书籍发布会,进一步深化东盟区域卫生应急领域的合作交流成果。
据悉,自2020年以来,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卫生应急合作分论坛发起之初,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充分发挥专业实力,全方位深度参与中国—东盟卫生应急合作论坛的建设与发展,助力论坛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卫生领域建言献策、分享经验、探讨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东盟应急人才培训协议签订仪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韦庆军表示,近年来,依托论坛平台,医院牵头制定《广西(东盟)航空医学救援培训手册》等3项标准,累计为东盟国家培养专项人才千余名。今年论坛期间,还将启动东盟应急人才培训协议签订,推动ECMO技术、背囊化急救领域的联合认证,让“中国经验”转化为区域能力。下一步,医院将以航空救援体系为纽带,持续升级中国(广西)东盟航空医学救援体系,推动《救护直升机院际患者转运规范》等团体标准东盟化,惠及更多周边国家。同时,在重症救治领域,依托ECMO救治成功率82.3%、器官移植全国领先的技术优势,联合东盟国家培养技术骨干,通过“技术输出—标准共建—人才共育”的闭环,让合作成果真正惠及民生,为构建“健康丝绸之路”贡献更多广西方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