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近日,广西林业设计院技术团队在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候选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菊科艾纳香属植物新种——岩生艾纳香(Blumea calcicola)。据悉,该艾纳香的形态特征与已知近缘种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植物长期被误认为是芳香艾纳香(B. aromatica)、矢叶艾纳香(B. sagittata)等近缘种,但技术团队通过系统的野外考察、形态比对和文献分析,最终确认该物种为未被描述的新种。研究人员以其专性生长于岩溶地区的生态特性,命名为“岩生艾纳香”。这一研究成果于2025年8月8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ordic Journal of Botany上。
岩生艾纳香。
岩生艾纳香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具有浓烈的香气,全株被柔毛和具柄腺毛,叶片呈倒披针形至椭圆形,叶基部呈耳状且具附属物,顶生圆锥花序,总苞近圆筒形,花托小,瘦果。岩生艾纳香的分布范围局限于广西北部、中部、南部以及贵州南部的岩溶地区,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和等级标准,评估为无危(LC)等级。
岩生艾纳香形态特征图。
该新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候选区的本底物种资源,拓展了我国菊科植物的分布记录,为植物分类学提供了新的鉴别标准,也为研究艾纳香属植物在岩溶地区的演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