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AI赋能民企 数智开启新篇”系列报道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民营企业大显身手

——南宁市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工人在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有序作业。记者 叶子榕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南宁市按照“锚定一流目标、对标最高水平、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攻坚克难、立足区位优势、提升企业感受”分阶段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思路,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从“夯基垒台”迈向“积厚成势”的新阶段,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连日来,记者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展示大厅、培训教室,触摸南宁民营企业发展脉动。

有力度的支持

民营经济活力凸显

“今年6月,公司新增一条表面贴装技术(SMT)生产线,目前生产线达到4条,月产能突破100万片大关。”近日,在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泰克)的生产车间,南宁泰克制造副总监张晓峰介绍,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产线数字化覆盖率达95%。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值和营业收入均同比增长超15%,产能同比提升70%。

企业业务高速增长离不开资金支持。南宁市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解决了南宁泰克融资难问题,助力企业扩大产能、拿下市场订单。

“南宁市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发展。”南宁泰克总经理助理李强说,企业自2021年9月落户南宁以来,已成长为本土半导体存储领域的龙头企业,吸引了一批合作伙伴来邕发展,龙头企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未来,南宁泰克将搭乘广西全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东风,利用南宁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积极拓展业务,持续推动产品创新迭代,并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团“出海”,让“南宁智造”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向“智”发力、以“新”求变。高效务实的惠企措施、精准有力的金融服务,正推动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持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发力,拓展市场新空间,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中不断展现担当。

一系列数据印证着南宁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254.7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市进出口额近60%,民营企业成为我市外贸主体重要组成部分。

有温度的服务

企业向“智”转型升级

“这是最新开发的‘锦快聘’小程序。我们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了人岗匹配的精准度与效率,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近日,在广西前之锦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前之锦)的培训教室,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监梁晓玫向记者展示公司的最新产品。

今年以来,前之锦紧抓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契机,聚焦“人岗精准匹配”“灵活用工外包”“就业培训服务”等主营业务,公司营业收入实现显著增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4.85亿元,同比增长16.87%。“我们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南宁市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在政策兑现和企业服务机制方面,真正做到了‘有感、有效、有温度’。”前之锦总经理徐青霞感慨道。

聚焦破难点、通堵点、治痛点。今年以来,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迭代升级至7.0版;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累计摸排经营主体43.24万户,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此外,南宁市围绕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地、提升金融服务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民营企业发展铺路架桥。

政策入户、服务上门。市发展改革委多次组织开展入企走访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帮助企业梳理政策享受清单、理清发展瓶颈问题。“这种‘问题企业提、政策部门来、推动有反馈’的闭环服务机制,大大提升了我们的信任感与归属感。”徐青霞说,公司计划开发面向企业的“一站式用工管理平台”,整合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服务,可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数智+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持续更新定制化的培训课程,重点培养数智经济、智能制造、养老服务、长期照护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每年计划培训不少于500名劳动者,助力南宁市民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更畅通的渠道

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

不久前,一场“民营企业家沙龙”主题活动在市发展改革委举行,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踊跃发言,围绕南宁市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今年以来,南宁市畅通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渠道,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联与南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共同打造“3+N”服务民营企业新模式,定期组织开展政企对接会或涉企服务活动,着力实现沟通协商、政策传导、企业纾困、企业培优、企业家交流等服务,建立起南宁市“民营企业家沙龙”共建机制。截至目前,已举办5期以“法企交流”“社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为主题的“民营企业家沙龙”活动,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扎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贯彻落实工作,持续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优化,印发《2025年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2025年南宁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要点》,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任务落地落实。截至7月底,全市外资企业有2668户,其中今年新设立外资企业174户,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开放包容。”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科科长朱逸鸿表示,将继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大力推行“开放共‘营’‘邕’创一流”品牌服务,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力争实现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的年度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319 记者:韦静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卢超 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