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鸣区仙湖镇的连片稻田上,多台无人机正有序进行叶面阻控剂喷洒作业,标志着该镇生产障碍耕地治理已进入田间实施的关键阶段。据悉,生产障碍耕地治理项目是武鸣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工程,总实施面积达10500亩,覆盖9个镇32个行政村,武鸣区仙湖镇的实施场景是武鸣区项目扎实推进的一个缩影。
“此次治理并非单一技术手段的应用,而是一套包含土壤调理、水分调控、叶面阻控在内的‘组合拳’。”武鸣区农服中心副主任杨宪告诉记者。当前在武鸣区仙湖镇等镇开展的无人机作业,正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叶面阻控”环节。为保障这一系统性工程精准落地,武鸣区农业农村局统一部署,各项目镇协同推进,前期已组织区镇两级技术骨干完成技术培训与实地勘测,为科学施工奠定了基础。
在各项目点,无人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精准定位与均匀喷洒,确保了作业质量。由农技员、村干部与飞手组成的协作小组现场保障,使技术方案能高效执行到位。这种“区级统筹、镇级落实、技术支撑”的模式,正在各项目镇同步实践,确保了工程的整体进度与标准统一。
“看着无人机在田地上空飞,药剂洒得又匀又快,心里踏实!”仙湖镇种植户梁大姐的感慨,也反映了其他项目区农户的共同感受。根据全区计划,项目将于今年晚稻季完成全部实施内容,届时,万亩耕地的质量将得到有效改善。
下一步,武鸣区将持续跟踪各镇项目实施效果,确保土壤调理、水分调控等后续环节有序衔接,以扎实行动为耕地质量提升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