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南宁市武鸣区罗波镇接连举办两场“村歌”赛事,推动乡村文化活动持续升温。从7月底板欧村的首场村级比拼,到9月下旬覆盖全镇14个村(社区)的集中汇演,短短两月,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村歌”赛不仅唱出了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更奏响了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动人乐章。
赛事升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参与主体的拓展。首场赛事,登台主力多为罗波镇板欧村文艺骨干;而全镇专场上,舞台的“主角”进一步拓展——普通村民、返乡创业青年、乡村教师、致富能手等纷纷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走来,化身舞台上的“民星”,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台下的“旁观者”“捧场者”,转变为台上的“参与者”“主力军”。“上次是来为乡亲们加油,这次是代表我们凤林村‘出战’,感觉肩上有担子,心里更有豪情!”谈及身份转变,罗波镇凤林村参赛选手韦红兰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而从“流行风”到“乡土情”的歌单演变,直观反映了村民情感认同的升华。首场比赛,《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传唱度高的流行歌曲占据相当比例;而到了全镇擂台,《壮乡新风貌》《武鸣赞歌》等一批饱含乡土情怀、赞美家乡新变化的原创或改编歌曲成为绝对主流。赛事奖品的设置也别具匠心,优胜者获得的不是常规礼品,而是精心准备的本地黄牛、黑山羊、生态土鸡等特色农产品,所有参赛者均获赠象征美好寓意的“板欧一号”韭菜苗。这些充满“泥土芬芳”的安排,让文化活动与特色产业巧妙链接。
比歌声更动人的,是舞台之下、村落之间洋溢的团结友爱之情。作为首场赛事的东道主,板欧村村民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热情周到地为各兄弟村参赛队伍提供后勤保障;台下观众文明观赛,毫不吝啬地将热烈的掌声送给每一位用心表演的选手。从“赛技艺”到“促和谐”,一场歌唱比赛,成为增进邻里和睦、促进乡村善治的有效载体,“村村一家亲”的和谐氛围愈发浓厚,乡村治理合力更加强劲。
罗波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村歌”赛从村級活动提升为全镇性文化盛会,是该镇深入推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旨在“以歌为媒”,一方面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传播与农产品推广、乡村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着力搭建“百姓舞台”,让农民群众站“C位”,不断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和内生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