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以“AI赋能统计现代化”为主题的首期中国—东盟统计部门在职人员研讨班落幕。作为深化中国—东盟统计交流合作的创新举措和强化统计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本期研讨班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在统计中的创新应用开展研讨交流,有效提升了中国和东盟统计人员的统计服务能力。
中国—东盟统计部门在职人员研讨班学员佩戴AI实时翻译眼镜。
据介绍,本次研讨班由中国—东盟统计学院承办,设置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地考察等环节,来自国内统计机构、联合国大学等高校的多名专家开展讲座交流。柬埔寨、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统计机构和国内统计部门3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研讨班。
国家统计局专家为中国—东盟统计部门在职人员研讨班学员授课。
推动人工智能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是提升统计效率和决策支撑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举措。在人工智能时代,广西正充分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并将继续发挥中国与东盟“超级联络人”作用,进一步深化拓展中国和东盟在统计领域的合作,共同提升中国—东盟区域统计现代化水平。
中国—东盟统计部门在职人员研讨班学员到“南A中心”考察学习。
记者从研讨班上还了解到,当前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中国政府统计部门在“AI+统计”领域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愿与东盟国家统计机构一道,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技术共研、标准共建、人才共育等方面合作,促进AI技术在统计领域的先试先用,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坚实统计支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