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9月24日,国家农担公司在山东烟台举行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成果展示——逐梦正当时”活动中,广西农担公司员工黄彦源作为全国14组故事讲述人之一,站上了全国农担体系的最高舞台,展现了广西农担人的风采。


据悉,本次活动共收到全国各省农担公司报送的展播案例83个。活动现场,14组来自不同岗位的故事讲述人,分别以地方财政局、新农主体和基层农担人的不同视角展现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全国农担体系在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广西农担公司员工黄彦源受邀作为讲述人之一,在“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成果展示——逐梦正当时”活动现场进行展示。她以《法润乡野守初心 情系三农担使命》为题,深情讲述了农担人将法律温度融入田间地头,用"帮扶式清收"守护农民生计的生动故事,引起了体系内同仁的强烈共鸣。
作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重要力量,广西农担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发挥政策性担保功能,助力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公司员工黄彦源此次在全国舞台上的精彩展示,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广西农担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砥砺前行、为农担当的缩影。
逐梦正当时,奋进新征程。 广西农担公司将以此次成果展示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广西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农担力量。



全文如下
法润乡野守初心 情系三农担使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广西农担资产保全部的黄彦源。穿梭在法庭与田埂的过去五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农担战线上的法律人,能为三农做什么?
一、从一句“不必惦记我们的好”说起
农担工作不只是数据,更是一份情怀。我们魏福军董事长说:“我们做这么多事,也不是为了让别人惦记我们的好。”这句话朴实,却道出农担人的初心——把自己放低,把农户托起。
这次来山东,我自南国飞往北方,俯瞰这片丰收的大地,看到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壮美画卷,也看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劳苦。农业从来不是简单的四季轮回,当农户们因天灾人祸陷入债务困境时,法律若只躺在条文里,如何能救地里的庄稼?
二、对联里的十年心酸
五年我经手2500笔代偿,笔笔连着财政与饭碗。广西是水果王国,更是“砂糖橘宇宙中心”,春节前后全网人民催我们剪果子剪到“剪刀冒烟”,热闹段子背后是连续几年天灾加市场低迷,果农们赔得连剪子都钝了,柑橘也成了我们代偿余额最高的行业。在桂林,同事清收时记录下一副对联,上联:一把锄头两双笨手三餐不定只为四季有活做到五脏俱损六神无主还要七点起床八点去做晚上九点吃饭十分辛苦;下联:十年种柑九载亏本八方欠债忙得七窍生烟才有六成挂果五体欠安照旧四处奔波三更不眠只为两餐落肚一世搏命。一口气念下来,久久难平。所以,我们能做什么?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清收难道只算经济账,民生账、感情账就不算了吗?
三、“帮扶式清收”中的放水养鱼与亮剑执法
于是我们打破“清收即诉讼”的定式,探索出“帮扶式清收”的新路子。有人问:“又要追债又要帮扶,这不拧巴吗?”其实这就像医生看病:该喂药喂药,该开刀开刀。我们建立“困难农户分级帮扶台账”,对暂时困难者“放水养鱼”,对恶意逃废债“亮剑执法”。贺州有位大叔,牛价跌到谷底舍不得卖,每天睡不到五小时,却天天给牛刷毛,眼圈乌青。清收现场,他两脚正扎在淤泥塘里挖藕,说“卖藕也能凑一点”。贺州办同事转头就想办法联系县城餐馆卖藕,大叔现在按月还款,牛也保住了。
几年下来,1.8亿元的国家资金回流了,3800多万元柑橘代偿款也收回来了,广西农担代偿追偿率也常年位居省级农担前五,更重要的是,果农的剪刀重新在枝头咔嚓作响,肥料袋又回到了肩膀上。
四、法官成了“编外同事”
想让“帮扶式清收”这套办法跑起来,得让法院也点头。我们跑了50多家法院,逮住机会就跟法官说:农担不是普通原告,是戴着“政策性”帽子的“追债人”。讲得多了法官也上心。柳州地市法院开辟绿色通道,“诉前调解免收诉讼费、实行执行前划扣”,调解成功率达到 40%,单案处置周期缩短 30%。今年5月我去百色调解两个案件,休庭时法官对我说:“你们调解的政策空间大,我们法官也好做工作,说到底还得有政策。”我当即回应:法官您真是说到点上了,政策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底气。”
五、情绪这条山路最难走
清收当然不都是温情脉脉的故事,十万大山弯弯绕绕,每道弯都可能藏着艰险和眼泪。大项目看经营,小项目看人心,最险的是人心。我自己是个共情能较强的人,共情是天赋,它让我能感同身受急农户所急,共情也是负担,导致我日日做“情绪苦力”,看尽低谷、争吵、离散。如何思想不滑坡,让情绪有出口,让帮扶可持续,是我一直面对的课题。
六、把制度做成“篱笆”,也做成“桥梁”
光讲情怀不行,还得有章法。系统修订制度、严格进行法律审查、开设法律大讲堂、组织庭审旁听实训,乃至组建广西区内担保行业第一支公司律师团队,身为法务,不管是笨功夫还是新点子,我始终努力守好公司合规大门,让情怀不越界、帮扶不踩空。
七、灯火与书页,把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经验要沉淀,也要分享。我们的法务合规案例入选全国优秀,课题连年获广西财政厅二等奖,多篇文章在《中国财政》等刊发,编写全国农担体系首部担保实务书籍,开设“农担普法”专栏,写了 30 多期推文,就是想把政策法规用大白话讲给农担人听讲给农户听。灯火通明处,书页沙沙响,故事就有了回声。
八、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常常觉得农担工作就像在田里插秧,既要弯腰踏实干活,又要抬头看准方向。郑板桥讲:“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但我更喜欢我们河池办同事李飞今年春天下乡途中写的那首小令“鸟卧斜阳天高远,山路弯弯,几家村落。桐花开几许 ,黄狗院门卧。今又夜归,山风清凉蛐自鸣,助农路阔。”
几句小诗,把农担人的日常写得温柔又辽阔。今又夜归,今又夜归,我们每一次上山下乡、每一次清收调解,都携手走在越来越宽的助农路上。又到丰收节,愿祖国大江南北的农民朋友年年丰、日日丰,若有一天大家路过广西,记得来坐坐,我请大家吃最甜的砂糖橘,那一定是剪子没冒烟、果农先笑了的那一颗。
谢谢大家!
来源: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