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生文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时强调
看紧盯牢薄弱环节 持续开展隐患排查
全力确保洪峰安全过境
郁江2025年第1号洪水带来邕江水位持续上涨,10月3日15时,南宁水文站水位76.15米,超警戒3.15米,预计洪峰将于3日晚至4日凌晨抵达南宁市区。10月3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农生文先后深入相关城区检查指导洪峰过境应对处置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工作人员。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紧盯薄弱环节、落细防御措施、强化应急响应,有力有效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确保洪峰安全过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在邕江大桥现场,不断上涨的江水已经逼近桥面。农生文实地了解桥梁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做好精准研判,必要时对重点桥梁采取封控管理和交通疏导措施,加大对市民和游客劝导力度,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由于邕江水位提升,亭子码头部分沿江设施被淹,青环路部分路段出现江水浸漫现象。农生文先后来到亭子码头、青环路,实地察看沿江堤坝、交通闸口、易涝区域等重点部位,详细了解防洪设施运行、人员值班值守等情况,强调要盯紧盯牢关键点位、风险区域、险工险段,扎实做好巡堤查险工作,做到巡查全覆盖、无死角,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在南宁市应急指挥部,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回到岗位持续坚守奋战。农生文现场看望慰问他们,并通过市应急指挥系统平台视频察看洪峰防御情况,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连续作战的奉献精神,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指挥调度,密切关注水情、险情、灾情变化,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高风险预测的及时性、精准性、科学性,确保抗洪抢险工作“防危于小、防患于早”。
检查中,农生文强调,当前南宁正面临洪峰过境的严峻考验,抗洪抢险救灾任务十分艰巨。要强化严防死守,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做足万全准备,强化关口前移、防线外推,坚决做到监测预警到位、指挥调度到位、应急处置到位、避险转移到位、值班值守到位,实现科学、精准、高效抗洪。要全面巡查排险,对所有防御应对工作进行再检查、再完善、再落实,组织专业人员24小时不间断对沿江河堤、交通闸、防洪闸、低洼地区、穿堤涵管、泵站、水库等开展拉网式巡查,及时劝阻游泳、垂钓、露营、野餐等涉河涉水行为,确保各种险情和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提升应急能力,充分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构建区域应急响应体系和分层分级应急机制,扎实做好救援力量、抢险设备、救灾物资提前预置工作,坚决果断转移可能涉险的群众,妥善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各类预警预报和管控信息,大力宣传普及防洪避险知识,劝导市民群众远离可能受洪水影响的危险区域,有效提升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应对能力,切实筑牢防洪减灾安全堤坝。要绷紧责任链条,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把抗洪抢险救灾责任落实到基层末梢、最小单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抗洪救灾一线奋勇争先、挺膺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抗洪有力、抢险有效、救灾有序。
古保华、穆贤清分别参加。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