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日记·第九天:国庆我在岗,邕江防洪不打烊

10月8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南宁市邕江防洪排涝工程管理中心的防洪日记上,“坚守”与“奋战”被重重勾勒,印记深刻。这是防洪人连续奋战的第九日,战斗却远未落幕——受上游来水与降雨叠加影响,郁江水位持续复涨,8日14时南宁水文站水位已突破紧急水位74.90米,“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正式形成。据预测,洪峰将超警戒水位3.5米,一场更严峻的汛情考验正步步逼近。

10月8日晨光中的民生广场水情实况。蒙阳春 摄

白班:高效联动,筑牢前置防线

10月7日清晨的调度室里,水位数据持续攀升,南宁市已紧急将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防洪战斗号角提前吹响。市水利局局长李伟进带队深入一线,沿邕江各防洪点位开展细致检查,从凤凰江泵站机组的运行状况,到三津26号穿堤管管口的内涝处置情况,再到亭子冲泵站前池的杂物清理进度,每一处细节均严格把关。“必须在洪峰到来前排除所有隐患!”中心领导现场督办,与各科室快速敲定设施加固方案,为后续防洪工作注入“强心剂”。

10月7日上午,市水利局长李伟进、中心主任何宁东到大坑所查看二坑口防洪闸堤外停车场地面塌陷情况。莫迪 摄

这已是国庆期间的第二场硬仗。此前,他们已成功抵御2025年度首轮高位编号洪水,如今再度全员集结,“坚守”成为不变的工作底色。自动化科刚完成中山泵站水文设备紧急抢修,又马不停蹄赴凤凰江泵站排查断电断网故障,确保监测系统始终“眼观六路”;防汛科组织潜水员与抢修队伍,同步开启3条穿堤管拍门解决内涝问题,同时排查沙井冲、津头等泵站机组异常,为洪峰期抽排储备“满格战力”;工程科重点巡查二坑口防洪闸旁地面塌陷、竹排冲岸坡塌陷等隐患点,协调心圩江移动泵站完成试机,组织人员装填、运送应急沙袋;河道科联合属地管理所关闭2座交通闸,清理亭子冲泵站前池垃圾,保障防洪设施“通道顺畅”。当日197名白班人员全员在岗,19座泵站累计抽排涝水205.904万立方米,他们用实干为迎战新洪峰抢出关键时间。

储备场抢险队准备5300袋防汛帆布沙袋、2500袋编织沙包。蒋仁智 摄

大坑一泵站进行设备巡检。卫羽盈 摄

10月7日,防汛科工作人员检查津头泵站1号机组、2#机组运行异响问题。闫华威 摄

夜班:昼夜鏖战,坚守不退防线

夜幕降临,邕江水位仍在持续复涨,“防洪不打烊”的承诺在夜色中坚定延续。值班领导带领总调组、工程科、防汛科及应急抢修队,直奔沙井冲泵站、大坑管理所,现场破解3#机组异响振动、蝶阀井墙面渗水、二坑防洪闸路面塌陷等紧急问题,明确“逐一排查、不留隐患”的处置原则。

10月7日,值班领导现场勘查二坑防洪闸启闭房围墙外侧停车场路面塌陷和二坑检修闸闸槽漏水问题。王欢欢 摄

总调组精准下达调度令,一方面安排防汛科人员分赴沙井冲、心圩江泵站处理设备故障,一方面指令石灵河管理所密切监测石埠防洪闸关闸后内江水位,严防广西财经学院相思湖校区出现内涝。

10月6日晚,凤凰江管理所值班人员人工打开三津26队穿堤管拍门无果。10月7日,防汛科带领潜水员、抢险队伍和凤凰江管理所值班人员一起,用吊车打开拍门。韦咸艳、黄惠静 摄

堤防上的手电筒光束与泵站灯光交相辉映,织就夜间防洪的“安全网”。当班各泵站69台次机组累计运转118.88小时,共抽排涝水214.845万立方米,防洪人用“夜间不松懈”的坚守,让“防洪不打烊”的誓言落地有声。

自9月30日15时30分启动防洪Ⅲ级应急响应以来,七天国庆假期、两场高位编号洪水,184.5个小时里,邕江防洪人累计投入2850人次值班,巡查防洪堤721公里,关闭34座防洪闸、31座交通闸,27座泵站累计抽排涝水超2600万立方米——防洪日记里的每一组数字,都是他们坚守的勋章。

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白班奔波在隐患排查、设备抢修一线,夜班坚守在水位监测、应急处置岗位,用“国庆我在岗”的坚守、“防洪不打烊”的执着,在风雨中为邕城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洪墙”,以平凡人的不凡行动,书写着属于防洪人的担当与荣光。

如今,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洪峰尚未抵达,邕江防洪人仍紧握“战汛”接力棒,以“人在堤在”的坚定信念,在洪峰前筑牢防线,在夜色中静待黎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726 通讯员:蒋蓉 编辑:杨方春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