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储能电站扩容工程在南宁投运

储能是新能源消纳的关键支撑,而钠离子电池凭借独特优势,正在成为储能技术矩阵中的重要补充。10月8日,位于南宁市武鸣区的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二期扩容升级工程正式投运。作为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该工程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将为绿电高效消纳注入“钠电动能”。

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二期扩容升级工程正式投运。通讯员 梁磊 摄

坐落在绿野之中的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十几组电池舱、储能变流舱、升压舱等组成更大规模的白绿格子方阵。电站主控楼内,技术人员可通过电子大屏可实时监控储能电站运行情况,电池总容量、电池健康度、充放电的性能指标,以及频率、电压、有功功率等实时参数清晰可见。

据了解,为攻克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难题,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于2024年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组成攻关团队,研制出210安时钠离子储能电池及国内首套十兆瓦时储能系统,应用于一期工程。一期工程自2024年5月投运以来,已累计存储并释放超130万千瓦时绿电,在电网调节、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期工程在一期10兆瓦时投产规模的基础上,规划建设40兆瓦时,投运后项目规模达到50兆瓦时。在技术层面,二期工程的核心突破聚焦于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通过技术升级、场景适配与效益提升,实现从技术验证向系统优化的深度跃升。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唐彬介绍,升级版储能系统采用新研发的240安时钠离子电池,容量较一期提升14%,相当于在相同体积内容纳更多绿电,且系统成本降低近20%。

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高级工程师罗传胜形象地将电站比喻为一个大型的“城市充电宝”,经过此次扩容,电站在用电低谷时段每充满一次可储存5万度绿电,在高峰时段释放,可满足1.2万户居民一日用电需求。罗传胜表示,电站扩容后年充放电次数可达600次,每年可新增消纳风光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9000吨、减排二氧化碳1.35万吨,可满足约2万户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需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759 记者:陈蕾 通讯员:陈钦荣 岳浩 梁沁沁 敬敏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