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南宁师范大学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需求,持续开展广西农业经理人(自治区级“头雁”)培养培训,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与企业一线,为推动平陆运河经济带农业现代化注入智力动能。
2025年9月,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南宁师范大学承办的“第18—21期广西农业经理人(自治区级‘头雁’)第二年度培养培训班”在该校明秀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全区各地市的260余名学员参训,培训以小班制教学、理实融合的方式,聚焦农业经理人经营管理能力的系统提升。
开班仪式。
课程设置紧跟农业科技发展前沿,不仅涵盖“人工智能农业应用场景解析”“AI工具实战操作”等数字化内容,还围绕成本控制、生产管理、品牌营销等模块,开展模拟商业场景实战演练,帮助学员沉浸式掌握现代农业全流程管理。
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实训。
实践教学是培训的重要一环。学员们先后走进广西现代农业技术试验站(武鸣基地)、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中国—东盟(南宁)水果交易中心以及鸣鸣果园、四季那廊生态园等产业前沿基地,实地学习智慧栽培、生态农业和智慧物流等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
学员在鸣鸣果园实地学习智慧栽培。
培训还注重学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辅导。9月以来,已组织200余名学员参加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通过考核者将同步获得广西农业经理人培训结业证书与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加持为其职业发展筑牢基础。
作为广西唯一的农业经理人培养培训基地,南宁师范大学自2018年至今已累计培养近2000名农业经理人。学校将持续贯彻“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战略,推动专家资源下沉基层,助力企业转型与产业升级,为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与广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