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19时50分,南宁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的灯光依旧亮如白昼。中心主任王家鹤和救援科科长张震席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面前的监控屏幕上,郁江2025年第1号洪水的退去曲线还未完全平稳,而他们已为此连续值守了好几个通宵。本可轮班休整的他们,始终放不下对洪水的担忧,咬着牙继续坐在大屏幕前,目光紧紧锁在全市各重点区域的实时画面上。突然,一个监控画面让他们瞬间警醒 ——“不好!”王家鹤猛地直起身,疲惫瞬间被紧迫感驱散,他立即抓起桌上的专线电话,语速急促却清晰地向领导汇报险情:“北大桥右侧堤外停车场二坑泵站出现陷坑!位置紧邻邕江,情况危急!”放下电话,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即与张震席一起一边联系专家及抢险队伍,一边明确发出指令:“立即携带装备赶赴北大桥陷坑现场,紧急排查险情范围,做好前期警戒!”随着各级指令的快速传达,与洪险竞速、同陷坑较量的应急攻坚战,在邕江畔火速拉开帷幕。
“险情就是命令!” 应急、住建、水利、交通、公安、消防等多部门及安能集团迅速组织精干力量赶赴现场,临时指挥部在夜色中迅速成立,1400多名抢险人员迅速集结。堤内洪水滔天,堤外万家灯火,而堤上橙色救援服、蓝色执法服、白色医护服在灯光下交织,成了邕江边最安心的色彩。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甘泽华与救援科科长张震席、指挥中心主任王家鹤、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梁朝正在现场进行研判会商。
人群中,南宁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甘泽华拿着对讲机不停地进行救援力量和应急物资补给调度,他来不及擦去额头的汗珠,一个个电话地打:“立刻协调全市砂石企业,优先调度米砂、碎石,还有混凝土!务必尽快送到现场,晚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请求调拨应急志愿者到现场支援!” 连续几十个小时的调度,他的嗓子本就因劳累变得干涩,此刻每说一句话都带着明显的沙哑,却依旧字字铿锵,不容丝毫延误。从救援开始那天晚上起,他从深夜到清晨,从清晨到深夜扎根现场,两个昼夜,始终坚守。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甘泽华在现场调拨应急物资。
在砂石装运点,南宁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梁朝正有条不紊地指挥救援队伍搬运沙包,“请大家注意,我们采取各方支援队伍轮番搬运的方式,每次搬运150-200个沙包,再轮换休整!”在他的带动下,各支队伍紧张有序,用身体筑成通道传递沙包,筑牢防汛的“铜墙铁壁” 。
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梁朝正指挥救援队伍搬运沙包。
经过几轮鏖战,当10月9日的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见了抢险队员们布满血丝的眼睛,塌陷坑洞已被顺利填筑,渗透点周边的土方回填平整,累计投入抢险共投入1400余人、650辆车的协同作战,以及全市调配而来的近2000吨物资,终于换来了险情可控的消息,未造成人员伤亡,整体形势平稳。
消防、公安、蓝盾应急救援等多支队伍在现场搬运救援物资。
目前,北大桥旁的警戒仍未解除,抢险加强加固工作仍在持续,“闻令即动,这是应急人的本能担当!”南宁应急系统救援人员依旧每天从早到晚守在一线,累了就席地而睡、渴了饿了吃一碗热心群众送来的热饭热茶,用奉献与坚守,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全力确保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安全过境。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