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 向险而行 “荧光绿”守护邕江岸

受台风与持续强降雨影响,邕江水位急速上涨,北大桥侧突发地陷,交通一度中断;青环路变“孤岛”,游客被困……危急时刻,南宁交警闻“汛”而动,以“荧光绿”化身“安全色”,昼夜坚守抢险一线,疏导交通、封控险路、转移群众,在滔滔江水旁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藏蓝堤坝”。

30分钟集结布控 与险情抢时间

10月8日傍晚,南宁市北大桥右侧堤外停车场二坑泵站外江区域发生地面坍塌,江北大道及周边道路过往车辆陷入险境,交通瞬间被中断。在这紧要关头,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尹胜扬闻令而动,立即组织大队民警辅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迅速带队赶赴现场组织交通管制。

抵达现场后,尹胜扬仅用30分钟就将队伍集结完毕,并迅速进行交通管理应急工作部署,分成疏导组、巡查组、道路封控组、交通设施保障组。各小组有序展开工作,设置反光警示标志10处,临时绕行指示牌5块,有序引导车辆、行人绕行,第一时间为抢险车辆开辟抢险绿色通道。

尹胜扬正在疏导交通。(市交警支队供图)

尹胜扬与民警、辅警连续两天奋战在抢险一线,科学统筹各个点位的警力部署,加强巡查指导和现场提醒,全力做好危险区域周边道路的封控工作,引导行人远离风险地带、避免聚集围观。他表示:“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以‘快’当先,以‘民’为本。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没有个人的‘累’,只有群众的‘安’,保障危险区域及周边道路的交通安全,让群众远离危险,为抢险队伍畅通‘绿色通道’,就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职责。”

连续奋战15小时 耐心劝返保平安

国庆中秋假期,受台风“桦加沙”“博罗依”和上游降雨的叠加影响,邕江洪水持续上涨。10月2日下午,正在开展勤务工作的南宁市公安局交管警察支队五大队江西中队中队长姚维春接到大队指挥分中心防汛预警任务,立即调整勤务计划,部署人员分工,带领队员们投入到防汛救援行动中。

当晚10时许,邕江江水急速上涨,随着水位的升高,S311省道江西镇根竹坡路口的低洼处许多地方已经被淹没,如车辆继续通行有较大安全隐患,按照防汛预警方案,姚维春和同事立即对被淹路面两头设施进行交通管制。此刻姚维春已在一线连续奋战15小时,但他依然不知疲倦,与交通劝导员一同坚守,耐心劝导过往行人和车辆。“前方道路已被淹没,继续通行非常危险,请选择其他路线。”“理解大家都很着急,但前方确实无法通行,安全第一,请务必绕行。”……在现场,姚维春一遍又一遍地向驾驶员和群众作出解释。

由于事前部署周密、措施到位,该路段在此期间未发生一起因车辆涉水引发的交通事故。

蹚水探路护转移 他是群众的“信号灯”

10月3日下午,阳光虽已驱散乌云,但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九大队辅警甘浚宁的值守却未因此而变得平静。在青环路南宁大桥至灵环龟部分路段,持续倒灌的江水仍让险情难消——这条交通动脉被迫中断,沿途区域沦为“孤岛”,广西民族博物馆30余名游客滞留,救援刻不容缓。

宁与同事驻守各路口,反复劝阻试图通行的车辆,将危险牢牢挡在封控线外。“博物馆30多人被困,路全被淹了!”当消息紧急传来,甘宁当即主动请缨,驾驶铁骑摩托车承担起为转移车队探路开道的关键任务。浑浊积水中,井盖冲失、路面破损的隐患暗藏,他毫无退缩,化身“荧光绿”箭头,在未知水域缓缓穿行、逐一排查险情,成功为后续救援探出安全通路。

通路探明后,“摩托探路+警车转运”接力模式迅速启动。甘宁驾铁骑在前引导,用车身和手势警示周边,为转运警车清出安全空间;身后警车依次跟进,稳稳停在博物馆指定位置。面对焦急的游客,他与同事们有序引导大家登车,既是维持秩序的交警,更是可信赖的亲人。当最后一名游客安全上车,30余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时,甘宁的警服已被汗水与江水浸透,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真切。

“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甘宁的话语中充满自豪,“能让身上这件‘荧光绿’化作群众心中的‘安全信号灯’,让大家知道,无论何时我们都守护在身边,传递一份踏实与温暖,这就够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308 记者:韦峭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