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邕江持续保持高水位运行,沿江堤坝土壤含水量高,首府抗洪进入紧急状态。在市委宣传部的精准指导下,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自9月30日起启动“应急模式”,中心领导靠前指挥、昼夜调度,中层、采编人员主动放弃假期、连续奋战,构建起“预警信息及时发、一线情况实时报、防护知识广泛传”全链条传播体系,将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书写在防汛抗洪第一线,用责任与担当构筑起一道坚固的“信息堤坝”。
为全景呈现汛情动态,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在全平台开设“全力确保洪峰安全过境”“众志成城 全力打好洪水防御主动仗”等专题专栏,组织骨干记者深入一线,聚焦“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基层人员坚守岗位、市民群众主动配合”三大场景进行宣传报道。同时,依托AI技术与媒体联动优势,构建“快编快发+全平台覆盖”传播网络。
截至10月10日,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刊(播)发相关稿件1809篇次,网络新媒体平台总点击量近3009万,55条短视频点击量突破10万。其中,短视频《航拍视角直击南宁市北大桥右侧堤外陷坑:抢险人员排成“人墙”运沙袋,投放沙袋加固河堤》点击量近538万,成为传递南宁防洪力量的爆款作品。
在洪峰过境的关键时刻,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用“短视频快剪快发+文字快讯滚动更新+慢直播24小时呈现”的模式,全方位追踪汛情发展。10月2日凌晨,率先发布短视频《邕江水位持续上涨,请不要逗留不要靠近》及相关推文,总阅读量近81万,成为全市首条大范围传播的汛情警示信息。
一线记者更是以行动诠释担当:游智超安置好住院的母亲后立即返岗,直言“我是记者,更是守护城市的一分子”;中秋夜台风“麦德姆”突袭,凌剑伊、韦薇放弃与家人团聚,随清淤人员奋战至深夜。在抗洪抢险最前沿,他们深情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坚守与温暖——应急人员泡在水中转移物资、环卫工人通宵清理倒伏树木、消防救援人员连续奋战后席地而睡的感人画面,让全民抗洪的正能量传遍全城。深度报道《南宁抗洪:以非常之力护寻常烟火》则把抗洪行动升华为“守护家园”的共同信念,让抗洪报道成为传递城市精神、提振发展信心的精神纽带。
风雨砺初心,担当显忠诚。在这场与洪峰的较量中,南宁市融媒体中心的新闻工作者向险而行、冲锋在岗,让主流媒体的声音成为风雨中的坚实守护,为南宁打赢防汛抗洪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