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尽快为市民重现洁净安全的游玩场所!”10月13日上午10时,南宁亭子码头呈现热火朝天的清淤场景。由百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清淤队伍正顶着烈日作业,在铁锹、刮板与机械的协奏声中,沿江区域的淤泥正被一寸寸清除。

10月13日,在南宁亭子码头,由百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清淤队伍正顶着烈日作业。记者 何璨汐 摄
随着邕江水位持续下降,10月12日起,被洪水浸泡多日的亭子码头逐渐苏醒。记者13日在现场看到,码头部分停车场、广场路面已经露出水面,沿江部分商铺已露出水面约一半,逐渐“重见天日”。

10月13日,在南宁亭子码头,沿江部分商铺已露出水面约一半。记者何璨汐 摄
现场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协作有序:机械车辆来回穿梭铲除厚厚的淤泥,消防人员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剩余淤泥,其余工作人员则手持刮板、铁锹等工具快速扫除积水和淤泥,整个清淤过程紧张有序、高效推进。

10月13日,在南宁亭子码头的清淤现场,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协作有序。记者何璨汐 摄
然而,在部分绿化带及低矮灌木丛区域,清淤难度陡增。记者看到,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及膝的淤泥中奋力挥动刮板清理,但由于地面凹凸不平,淤泥与杂草、根系纠缠,清理工作更加艰难。尽管如此,他们仍坚持一寸寸推进。



10月13日,在南宁亭子码头的清淤现场,厚厚的淤泥使清理变得更加艰难。记者 何璨汐 摄
“河水一退,我们就会跟进,水退一寸,我们清一寸!”正在亭子码头参与清淤的志愿者韦迪林表示,每当水位下降,大家就会立即推进相应区域的清理工作,都齐心协力希望为清淤工作出一份力。

10月13日,在南宁亭子码头,由百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清淤队伍正顶着烈日作业。记者 何璨汐 摄
江南区住建局副局长杨世锋介绍,此次邕江南岸公园(全长16.19公里)受淹面积约80%,其中亭子码头因退水速度较慢,且受两次洪水叠加影响,淤泥沉积厚度达半米左右,“我们会尽全力加快清淤进度,争取早日为市民恢复整洁安全的游玩环境”。

10月13日,在南宁亭子码头,消防人员在清理淤泥。记者 何璨汐 摄
据悉,江南区当日共调集1100余名工作人员,配备消防车、洒水车、铲车等120余台专业设备,除亭子码头,还对桃源桥至凌铁桥沿线、英华网球场及中兴桥底平台等邕江沿岸重点区域展开地毯式清淤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