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农事正忙。近日,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千亩级农村土地流转项目在串钱村正式落地,连片的中椒友G19野山椒在秋日阳光下长势喜人,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中椒友G19野山椒是制作防卫产品的重要原料,亩产可达三千斤,经济效益可观。此次串钱村流转的1000亩土地,正是瞄准该产品的产业潜力,推动土地资源向高效农业转化。
近年来,面对农业发展新要求,城厢镇坚决扛起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创新探索“整治+流转+增效”路径。2024年底以来,该镇已在串钱村、平等村完成三千余亩土地流转。此前,当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导致田埂交错、地块零碎,大型农机难以作业,土地潜力受限。为此,镇里以土地整治为抓手,推进土地平整、机耕道修建和灌溉沟渠硬化,将“巴掌田”整合为“方格田”,“泥泞路”升级为“致富路”,彻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优化生产基础后,城厢镇进一步引导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通过引进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结合细致的调研测量与入户动员,确保流转过程公开公平规范,让土地“静资产”变身“活资本”,激活要素潜能。
土地流转的核心是实现“增效共赢”。城厢镇始终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土地用途不变、面积不减,过去无人问津的边角地、低产田得到高效利用,土地产出率显著提升。对农户而言,不仅能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租金,还能解放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或就地参与园区劳作,实现“土地租金+劳务薪金”双增收,拓宽致富渠道。
据悉,下一步,城厢镇还将在已流转的2000 亩耕地上,开展甘蔗等作物的高标准连片种植,持续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强化耕地保护、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上发力,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