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心血站紧急调配 “恐龙血” 为类孟买血型患者生命护航​

南宁中心血站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血液检测。

10月13日,南宁市某医院一场关于稀有血型患者的手术顺利落幕。得益于南宁中心血站(南宁输血医学研究所)稀有血型库的紧急支援,一名类孟买血型(俗称“恐龙血”)的患者获得了急需的稀有血液,术后状况良好。这场生命救援的背后,是医生精湛医术、医院输血科严谨方案与血站有力供血的三方协作,彰显了南宁医疗系统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定担当。

10月11日上午,南宁中心血站接到来自该医院的特配用血紧急申请。据医院输血科介绍,患者因病情需手术治疗,但血色素仅为61g/L,远未达到手术安全指标,且抗体筛查呈阳性,医院多方寻找仍未发现相合血液,只能向血站求助。“收到,马上安排!”血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响应,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供血保障战迅速打响。

南宁中心血站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血液检测。

血站血型参比实验室主任刘金莲接过任务后,经检测并仔细分析血清学实验结果。凭借十几年专业经验与敏锐判断,她迅速锁定关键信息:患者极可能是稀有的类孟买血型,且体内存在抗体,找到同型类孟买血型且配血相合的血液,才能确保输血安全。幸运的是,血站早已未雨绸缪——针对此类稀有血型,提前制备了冰冻甘油保存红细胞(保存期长达 10 年),为紧急抢救储备了“生命火种”。11日晚间,首批3.5单位血液紧急发往医院,为患者术前提升血色素赢得宝贵时间;13 日下午,第二批2单位血液再送医院,为手术顺利开展筑牢“血液防线”。

“大家常说的‘熊猫血’‘恐龙血’,学术上统称稀有血型。”刘金莲介绍,稀有血型定义虽未完全统一,但多数国家将个体缺乏高频抗原或占总人口的1/1000及以下的血型归为此类。此次救助涉及的类孟买血型,属于H血型系统(仅含H抗原,受控于FUT1基因),1961年首次发现,因与1952年在印度孟买发现的孟买血型相似而得名。该血型在东方人群中频率明显高于西方人,国内已报道案例多在血型鉴定正反不符或输血反应中被发现。

“这是南宁中心血站近年来第二次为类孟买血型患者提供关键血液支持,此前的成功救治经验也为本次高效响应奠定了基础。”刘金莲补充道,目前血站稀有血型库已形成多元化储备体系,除类孟买血型外,还收录了十余个其他稀有血型谱系的献血者信息,可应对不同类型稀有血型患者的紧急用血需求。

据了解,下一步,南宁中心血站将持续优化稀有血型保障工作,扩大血型抗原检测范围,挖掘更多隐藏的稀有血型人群;完善稀有血型数据库建设,织密“生命保障网”,全力以赴解决稀有血型患者用血难题,为每一个生命的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20 记者:罗颢 通讯员:马婷婷 刘学军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