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之外 “第二赛场”

比赛现场,弄拉景区上空的白云与青山相呼应,形成爱心形状。记者 叶子榕 摄

当车手们在赛道上风驰电掣、为了荣誉与梦想奋力拼搏时,赛道围栏之外有另一片广阔的“赛场”,同样激情涌动。这里没有冠军奖杯,却同样充满了专注、热爱与奉献。环广西世巡赛宜州—弄拉赛段,不仅是职业车手的竞技场,也是无数普通人展现热情、实现价值的舞台。

骑行爱好者:追逐与学习的“移动赛场”

比赛尚未开始,骑行爱好者李庆旭和同伴就已经抵达弄拉景区,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等待着车队的到来。

“听说家乡处于环广西世巡赛宜州—弄拉赛段,我们当然要赶回来看比赛,既能欣赏世界级车手激烈的角逐,也能从中学到一些技术。”李庆旭激动地说。从外地骑行至弄拉的这段路程,更是内心深处与职业车手的一次无声交流和技艺切磋。

与此同时,李庆旭和他的骑友们也自觉担当起宣传家乡的责任。“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个大型比赛,让世界观众看到我们马山的壮丽风景。”他语气中充满自豪,“希望大家能多多来广西,游览这里的绿水青山。”

在这个特殊的“赛场”上,李庆旭既是学生,也是主人,他用双轮丈量家乡的美景,热情地向世界发出邀请。

医疗保障组:责任与细心的“生命赛场”

在赛道沿线和终点附近,医务工作者早已各就各位。他们的“赛场”没有观众的欢呼,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宜州—弄拉赛段比赛当天,共有14车14组保障组,其中跟赛救护车3车3组、终点救护车2车2组、沿途救护车9车9组。”在医疗保障组成员覃健敏心中,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一张为运动员和观赛群众生命安全织就的防护网。

“我所在的这个医疗区今天11时全员到位,而有些沿途的点位会更早。我们会一直坚守到比赛结束。”覃健敏告诉记者,自己的职责除了保障运动员,也要保障现场观众的安全和健康。

医疗保障组的“比赛”,比的是责任心、细心和耐心。他们的“冲刺”可能是在任何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时刻,他们关注的是每一位转危为安的患者。正如覃健敏所说:“我们就是全力以赴,为了赛事的顺利举行,为了赛事的精彩,默默守护。”在这个关乎生命的“赛场”上,他们是不求掌声的白衣守护者。

文化使者:鼓声与掌声的“助威赛场”

当车队逐渐接近宜州—弄拉赛段终点,一阵阵雄浑有力的鼓声从山巅传来,震撼人心。这是马山壮族会鼓表演队为运动员准备的特别礼物,这里是他们的专属“赛场”。

马山壮族会鼓表演队队长梁耀京说:“我们每年都在这里用极有震撼力的会鼓声,迎接运动员的到来。”梁队长的语气中透着自信与骄傲。宜州—弄拉赛段最后通往终点的爬坡段,坡度大、弯道急,极度考验选手的体能和意志。“我们就是为了给运动员加把劲。”梁队长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他们的使命。

在“助威赛场”上,鼓声是文化的展示,更是对体育精神最直接的礼赞。

摄影爱好者:捕捉与定格的“光影赛场”

在赛道沿线的最佳观赛点,一群肩扛“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早已“严阵以待”。他们的“赛场”在取景器里,在快门声中,在每一个可能诞生精彩瞬间的角落。

马山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陆丽红介绍了他们的“赛前部署”:“这次摄影家协会来了20人,大家都很热情,他们在沿途的各个点都架好了机位,都想拍到最精彩的作品。”对她和众多同伴而言,环广西世巡赛是绝佳的创作题材,是将体育激情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难得机会。

在这个光影交错的“赛场”上,摄影爱好者们追逐的不是奖牌,而是那些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这些定格的瞬间,将成为环广西世巡赛最生动的记忆,也是向世界展示广西之美的视觉名片。

志愿者:服务与热情的“微笑赛场”

在熙熙攘攘的观众区和赛事服务点,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年轻人格外醒目。他们是本次赛事的志愿者,他们的“赛场”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在每一次微笑服务中。

志愿者班圣皓说:“我是第一次参与环广西世巡赛的志愿工作,也是第一次来弄拉。这里的赛道非常漂亮,为运动员提供了很好的比赛条件,赛事的各项组织工作也做得非常好,我很荣幸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对志愿者而言,他们的比赛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让车手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感受到南宁的热情。“虽然天气比较热,但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完成工作。”班圣皓的话语代表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在这个以服务为宗旨的“赛场”上,志愿者的“成绩”体现在赛事的有序运行中,也体现在每一位受助者的满意微笑里。

当最后一名车手冲过弄拉终点线,宜州—弄拉赛段的比赛落下帷幕。职业车手们的胜负已有定论,但赛道之外“第二赛场”的比拼,却无需排名和奖牌。在这个广阔的“第二赛场”上,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也都是胜利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638 记者:韦峭 编辑:吴嘉兴 责任编辑:黎南茜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