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讨活动

10月21日上午,由南宁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市教育局,青秀区委统战部(民宗局)、青秀区教育局指导,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讨活动举行,来自教育界的专家、教师齐聚一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在主旨发言中,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党委书记谢小燕介绍了学校构建从“我的梦”到“中国梦”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探索历程,展现该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生动实践。随后,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从理论高度,阐述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曾令辉认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特点进行课程设计。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党委书记谢小燕演讲。

随后的“精彩一课”展示环节,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与新疆吐鲁番高昌区第7小学通过视频连线实现课堂跨屏联动。两校教师以《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材为基础,围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一课题,通过云端技术实现实时互动教学。课堂上,两地学生互相分享当地的风俗习惯,展示民族舞蹈,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解、增进情谊。这种创新的教学形式,不仅突破了地域限制,更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南宁滨湖路小学山语城校区小学生与新疆吐鲁番高昌区第七小学视频连线共同围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课题进行交流 。

“通过课程,我认识了新疆朋友,了解了他们的节日习俗,还欣赏了优美的民族舞蹈。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学习中华民族相关课程,这些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周子宸在课后兴奋地表示。

老师代表们观看学生们操作演示。

除了跨屏联动,“精彩一课”还展示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学段教学实践。南宁市直属机关保育院教师安然运用童谣绘本《中华民族一家亲》,通过充满童趣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家国概念。安然说:“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趣味绘本、谈话活动等生动形式,让孩子们理解国与家的含义,学会表达对小家和大家的热爱。”

老师代表们参观校园环境。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教师黄莹以《壮美邕城展画卷,朱槿石榴相映红》为题,将地域文化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广西民族大学教师翁菜蔻则从文明溯源的高度,讲授《溯源文明长河,共筑时代梦想》,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底蕴。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获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学校牌匾。

从童声琅琅的幼儿园课堂到思想深邃的大学讲堂,四堂展示课覆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学段,展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多元实践与层层递进的教育体系。与会专家分别对展示课程进行了专业点评,为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活动期间,南宁市民宗委向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颁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学校”牌匾。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1936 图片:梁枫 记者:郭少东 编辑:宁玉桦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