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赋能 共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10月22日,由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主办,广西南宁技师学院承办的2025年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加工制造专业集团产教融合工作交流暨高端制造产业学院成果展示活动举行。近千名区内外中高本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和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校企合作 集智赋能

    活动以“集智赋能,融合创新,构建高端制造产教融合新生态”为主题,集中展现近年来南宁市加工制造专业集团在产教融合领域的探索与成效。现场,作为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加工制造专业集团牵头学校,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与南宁产投华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云宝才通产业园运营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行业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覆盖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板块。

    此外,校企共建的“北京精雕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揭牌,推动企业生产场景与院校教学场景无缝对接。由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30家成员单位组成的高端制造产业学院第一届理事会同步成立。参与活动的嘉宾们还前往北京精雕产业学院展厅和南南铝智造教学工厂参观,了解产教融合模式、实训教学开展等情况。

    “我们与学校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定向人才培养等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公司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要求。”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郑义表示,这种合作有效地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到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经验分享 技能成才

    工匠大讲堂上,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先进成型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池昭就,以“高端制造的‘工匠密码’:专注、创新与技能报国实践”为题,分享了自己从一线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历程,并以“高技能人才是高端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激励师生以匠心铸匠魂,用技能赋能产业升级。

    产教融合成果经验分享中,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横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分享了各自在产教融合中的实践成果与创新路径。

    工学一体化优秀课例展示环节,《五轴数控机床基本操作》《比亚迪799拉板中件加工》等精品课程,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这些课例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符合高端制造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现场专家纷纷评价道。

    产教融合 同频共振

    据悉,近年来南宁市始终坚持政策先导、制度护航,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印发了《南宁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开放合作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化产教融合23条措施,建立了南宁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服务驻邕高校促进校地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建设了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1个职业教育集团、27个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载体,形成系统完整产教融合政策制度体系和育人组织架构,促进企业从“需求端”深度嵌入“培养端”,院校从“供给侧”精准对接“产业侧”。

    “此次活动既是南宁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正以“工业强市”为引擎,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孵化器”,要与产业脉搏同频共振。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构建“校企共栖”协同育人体系;以数字基因重塑教学形态,驱动“AI+教育”融合创新;拓展区域合作,以开放姿态共建产教融合生态圈,打造面向东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动力。

 

 

阅读量:572 图片:覃雨轩 覃建松 记者:覃雨轩 通讯员:王玲玲 韦青青 实习生:樊乐乐 编辑:覃雨轩 责任编辑:莫俊 值班编审:陈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