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西非遗乐器遇上泰国笙乐,这场神仙对话太酷了!

10月25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南宁)中泰笙乐工作坊在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工作坊汇聚中泰笙乐精英,以笙为媒,打造一场兼具专业性与文化交融性的音乐盛宴。

活动邀请广西艺术学院笙演奏专业教师曹可欣,泰国玛哈沙拉堪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Asst.Prof.Dr.Narongruch Woramitmaitree等泰方专家参与。

曹可欣在笙的形制演进与演奏技巧体系化发展领域深耕多年;泰国玛哈沙拉堪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Asst.Prof.Dr.Narongruch Woramitmaitree致力于将泰国笙乐文化遗产与世界音乐语境相连接。双方共同带来中泰笙乐技法与艺术理念的深度对话。

工作坊涵盖笙乐演奏示范、乐器形制解析、中泰笙乐历史渊源探讨等环节,同时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参与者在专家指导下感受笙乐演奏的独特韵味,亲身体验中泰笙乐文化的交融之美。

中泰笙乐工作坊中,来自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的非遗传承人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传统笙乐。 记者 苏昭宇 摄

现场,来自广西柳州的 融水苗族芦笙音乐非遗传承人贾征团队身着苗族特色服饰,捧着大小各异的芦笙,用不同粗细的笙管奏出清亮的调子,伴随着节奏舞动身体。

中泰笙乐工作坊中,来自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的非遗传承人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传统笙乐。 记者 苏昭宇 摄

作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本次工作坊以南宁为平台,不仅推动中泰笙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更通过跨国艺术对话,为传统笙乐注入新活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音乐文化领域的互鉴共赢,见证中泰文化在丝竹之音中绽放的绚丽光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99 图片:苏昭宇 记者:李宗文 实习生:黄芳曦 编辑:杨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