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举办第二届“昆仑之星”桂籍科技人才创新大赛

10月24日,南宁市兴宁区第二届“昆仑之星”桂籍科技人才创新大赛决赛在广西南宁·兴宁新产业加速器举行,11个项目进行路演,共探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新路径。

此次大赛被列入2025年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月重点活动之一,以“桂雁展翅 创兴桑梓”为主题,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消费等产业赛道,鼓励由广西区内外桂籍人才创办或担任核心高管的高科技企业、以广西区内外高校桂籍在校人才为主导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开发的科技项目参加,为桂籍科技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实现成果转化搭建平台。

兴宁区第二届“昆仑之星”桂籍科技人才创新大赛决赛现场。莫岚远摄

当天决赛现场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采取“线上+线下”路演的形式进行,每个参赛项目8分钟路演、5分钟答辩;同时,采取“双评委组机制”,由5位创投专家、行业专家组成专业评委组,由5位兴宁区政府单位代表组成城区评委组。

参赛项目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两轮电动车、低空经济、大健康、电竞、智慧农机等赛道,各项目代表从科技创新成果的创新思路、技术方案、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阐述,评委从项目技术创新性、市场潜力、与兴宁区产业链的匹配度、落地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提问和打分。

参赛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路演。莫岚远摄

参赛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路演。莫岚远摄

参赛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路演。黄玉莹摄

参赛项目进行线上路演。侯呈志摄

“赛尔家庭医生机器人项目”获初创组一等奖,项目依托哈工大顶尖人工智能实验室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共同孵化,以自研医疗大模型“本草”为核心,计划于2028年联合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推出智能手术机器人,旨在通过“AI大模型+手术机器人”技术路径,实现术中智能导航与精准操作,推动外科手术进入智能化时代。“工业设备智能预测性维护平台”获成长组一等奖,项目依托联智科技自主研发的“机理模型+AI”融合算法,通过前端传感器、云端平台与移动终端,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产品已应用于电力、钢铁、船舶、烟草等多个行业,诊断准确率超95%。

近年来,兴宁区积极融入“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正逐步发展成为初创企业和科创项目孵化成长的“摇篮”,把更多“种子项目”培育成“产业丛林”。大赛组委会将积极协助优秀参赛企业(项目)获得种子轮或天使轮融资,推动参赛企业(项目)与辖区大中型企业对接合作,打造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创新链、产业链和生态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42 记者:莫岚远 通讯员:黄玉莹 杨创通 编辑:杨方春 责任编辑:黎南茜 值班编审:覃凤妮